首页 > 历史军事 > 秘界(秘界寻奇) > 第三卷 他们来了 第102章 荣耀

第三卷 他们来了 第102章 荣耀(2/2)

目录
好书推荐: 给我一个存在的理由 灭罗戒 寂灭轮回道 狂战魔主 异世传说 曹操重生在现代 三国蒋钦传 破碎两仪 穿越战国 霍格沃兹的剑圣

罗亦安离开王舟,并未远行。他命令舟人驾着船屋,缓缓地绕湖边而行。德尔湖地湖水蔚蓝,有着克什米尔蓝宝石的朦胧美,一户户农人用船拖着他们的园圃在各个船屋前倘佯,卖力地招呼着客人。

德尔湖的水上园圃是世界唯一。当年,有句英国谚语说的就是德尔湖水果的新鲜——“上一秒钟它还在枝头上”,就是讲德尔湖果农贩卖水果的情景。农夫乘坐小艇料理园圃,采摘番茄、南瓜或鲜花。每个漂浮园圃都是在约2米宽的芦苇织条上铺上泥土而成地,然后系在锚杆上,可放置在湖上任何地方,在这耕地有限之地,既可增加收入,又可增添景致。

经过百余年的水上种植生涯,德尔湖的果农们技术越发成熟。他们不仅栽种草本果实。甚至连灌木类水果也能在水上园圃中种出。德尔湖营养丰富的湖泥,令这些果实肥大甘甜。罗亦安流连不去的理由。正是想尝一尝这世界唯一的水上园圃出产地水果。

一束束红艳艳的荔枝,被沾着晶莹水珠的绿叶衬托着,格外诱人、醒目。罗亦安取了一串荔枝,剥开红艳艳的果皮,甘甜的汁水四溅,透明如玉的果肉令人垂涎欲滴,轻轻地咬下去,甘甜、爽口,齿痕留香。

石榴约有小碗般大,红彤彤的,有的咧开了嘴,露出一粒粒晶莹透亮、红玛瑙般的果粒,十分诱人。波罗蜜大如冬瓜,呈绿色,外表似布满钉子的厚皮,里面是一瓣瓣白色地果肉。芒果有地大如西瓜,有的小巧如杏,有地红艳欲滴,有的黄如美玉,有的绿莹莹的,有的黄中带红。芒果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圆的,长长的,椭圆的,两头尖尖的,味道更是各异,有酸甜的,甘甜的。罗亦安心满意足的品尝着各式水果。

妮莎这时已镇定下来,只余罗亦安与她在坐。拉莫先生多年的家教立刻现露出来,她落落大方的撩起面纱,温文尔雅的将水果切成小片,用一根象牙牙签戳着送入口内,小口小口的品尝着。她的嘴角浮动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活脱脱一个印度上流社会姣女形象。

妮莎的美丽吸引着湖上的游客,当他们的船经过时,许多闪光灯偷偷摸摸的闪烁着。妮莎却没有了惊慌,她坦然自信的承受着那些长焦短聚,轻松自在的继续品尝着那些水果。

罗亦安不知道她为何忽然有了自信,但看到对方开心,他也觉得不虚此行。

“过去的印度总使我压抑”,妮莎盘腿坐在舱面上,稍稍调整着身体,换了个舒服的坐姿继续说:“那空气沉重的令我窒息。我为我的死亡感到轻松,重生的感觉,令空气都清新起来。”说这番话时,那浓密的睫毛忽闪着,美丽的大眼睛眨动着,她的眼里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盼。

昨天,秘族送来了妮莎的新身份证件。她摇身一变成为英国威尔顿爵士地养女,长年生活在英国一所教会学校。那是一座全封闭的教会学校。每年只招收三十余名女生。实际上是秘族金人系统的一个外围机构,薇薇安就是从那里毕业的。

履历表上,妮莎的生活经历简单而清楚:毕业后,她一直在教会学校担任助教。在罗亦安抵达果阿前,她来到了威尔顿爵士的城堡与管家一起主持城堡的修缮工作,而后在城堡里结识了罗亦安。

抛弃了过去地姓氏,对妮莎来说等于一次死亡。而具有了新的姓氏,她从此脱离了种姓地枷锁。获得了新生。登上王舟前,她尚有点怯场,现在,她对新生活充满了憧憬。

罗亦安满意地看着妮莎心态的转变,说:“我们明天动身,第一站先到新西兰,然后自新西兰回国。你出去换一个环境。换一种心情,时候玩够了,就去果阿,帮我打理生意。”

“你来陪我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妮莎扬起脸企盼的看着罗亦安。罗亦安正准备回答,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克什米尔平均海拔一千八百米,周围都是五千米以上的高山。手机信号时断时续,而前来旅游的人也把此地当作完全放松的世外桃源,所以他们对是否有手机信号并不苛求。克什米尔通讯基站少。分布不合理,信号通道也满足不了正常通讯的要求。罗亦安地手机铃声引起了湖上一片惊讶。在众人的侧目而视中,他东摸西摸,找出了快被他遗忘的手机,接通了这个他来克什米尔的第一个外界电话。

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传来的却是周静柔急慌慌的声音:“啊。罗先……安……”,一霎时,周静柔似乎不知道该如何称呼罗亦安,最后还是选了一个中性的词:“罗总,公司出事了,彩玲姐急得跳脚,找了你好几天。我现在果阿地电话总局,让他们忙了两小时,才接通这个电话……”

周静柔的活动能量很大,这罗亦安早就知道。但现在心急如火的时刻。哪有功夫细听她的表功,他插嘴问:“说重点。”

“公司有两拨游客。都在非洲出了事。一拨客人是国内的团,都是些小富豪,他们在津巴布韦打猎,收购了当地的象牙工艺品,出海关时被扣,据说要判刑。另一拨是欧美客人,他们到科特迪瓦。不幸地是,科特迪瓦昨天发生了政变,我们的顾客恰好在交火线附近,现在已经被叛军挟裹,他们曾发出求救信号,谭姐让你快想办法?”

象牙,真是象牙之灾。

科特迪瓦过去被译作象牙海岸,令人郁闷的是,到象牙海岸旅游的人不是因为象牙出事,而到津巴布韦的游客,反而因为象牙出了事。虽然行前反复交待,可那些小富豪见到当地象牙工艺品大明大放地销售着,以为正好买下带回国。没想到,这非洲小国挣的就是这份带不走的钱。购买不禁止,是因为你的购买会让当地猎人富裕;携带要禁止,是因为联合国明令禁止象牙买卖交易。而扣留的象牙工艺品,一转身又回到了当地商贩手里,二次卖给下一个傻瓜,扣留的人员则可以让当地官员大肆受贿,以此发家致富。这是非洲小国常有地经济模式。

“津巴布韦地事好办”,罗亦安脑子一转,有了解决办法:“不就是钱的问题吗?你跑一趟……对了,带上我们地美国律师,津巴布韦人面对美国人比较怯,法律上的事情交给美国律师,钱的问题由你做主,我们双管齐下。”

科特迪瓦的事则比较难办,在最近20年中,这个非洲小国曾发生130次政变,被称为政变之国。这个国家的部族有着丰富的政变经验,甚至有一条龙式的“政变后服务”。通常,这个国家发生的政变不全是为了权力,大部分是为了绑架外国游客。每当政变发生,全国各地的捐客们便蜂拥而至,像挑选骡马一样挑选着被绑架的外国游客,在支付相关费用后,他们带着绑票四散而去。满载而归的部族随后便寻找政府军投降,于是全国皆大欢喜。长此以往,绑票的收入成了其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欧美客人崇尚冒险与刺激,这个非洲小国已多年没人去,只是由于秘族在其边境有个废弃的训练营,罗亦安才开通科特迪瓦之旅,组织了一个11人的旅行团,前去探奇,没想到却实现在其中。

电话那头,周静柔静静等待着罗亦安的决定。久久,罗亦安才回答:“我给你一个电话,纽约的电话,你说我的名字,通知那里的负责人,叫薇薇安,让她为我准备好十名佣兵。三天后,我们在科特迪瓦汇合。”

光给钱不是办法,钱拿多后,部族会把罗亦安的游客当作提款机,动不动绑架几个人,让人怎受得了。罗亦安打定主意,先付钱,事后追杀到底。

...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