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卷 03章 完成(2/2)
原来是鲁肃啊。鲁肃(172-217),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东吴著名军事统帅。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去世,年仅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绝对是东吴的最顶端的谋士之一,曾提出过不下隆中对的谋划。
“子敬勿急,听我一一道来,曹cāo南下,荆州必破,救之不及。曹cāo得荆州之兵加上其本部兵马,兵力雄厚,且士气正旺,不可力敌。故退守江东,以求水战。世人皆知,南人善水,北人善马。吾东吴之水军训练有素,为保家园必死战。故曹军与吴军战必败。曹cāo雄才大略,必练水军于荆州。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此一可挫其锐气,二曹军初来南方必然水土不服使其战力下降,三训练水军非一朝一夕能成,且旷rì许久,粮草军备皆损耗巨大,必劳民伤财失民心,四士兵久不归家必思乡情切,无心恋战。何不闻四面楚歌?而吾军一可以逸待劳,二以水军袭曹军水寨,而曹军无法反击,三可分军击其粮道,能烧其粮草则烧,不可则扰,使其草木皆兵。四可用四面楚歌之策,离其军心,曹cāo必心急如焚,吾再送上铁索连环一策,其必采纳以攻东吴,然后用火计败之,以伏兵埋于必经之路上,灭其残军而后联马腾刘璋张鲁,乘胜追击,和五家之力伐曹。曹纵使不灭,亦大伤元气无力回天。(大家看看有啥破绽不,我自己想出来的,对天大笑三声,哈哈哈哈。好像多笑了?没事!)”陶海涛成45°角仰望天际,透出他智商无可匹敌的寂寞,简而言之就是欠揍的姿势。
“好计,然何处需推敲?”鲁肃不由得感叹一声。
“吾惧周郎不会用火。”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
鲁肃愣了一下,也笑了。接着我们聊了点细节。以下截取一段:
“如何联合此四军?”鲁肃笑着问我。
“子敬已有决断,何须吾多言”陶海涛当然也笑眯眯的看着他,俩人眉来眼去好不快乐。
“我二人各将计谋写于纸上看看是否相同,如何?”说着就拿出纸来。
好老套的剧情好像在哪儿看过,对了,诸葛亮和周瑜决定用火计时,么感到如此别扭,只得无奈道“好。”
俩人各拿起笔来。陶海涛一想不好,他不是庞统,更不会写隶书和小纂。这一写字不就暴露了吗。这咋办呐?有了,装逼。
“子敬,吾最近心有感悟,独创一字体,勿笑。”
“有何新出,请与吾一观。”鲁肃的脸上带着一丝惊讶和一丝期待,毕竟鲁肃也是个文士,对新创字体当然有所期盼。
于是陶海涛就堂而皇之就盗用了秦桧的宋体,想连李白的将进酒都被无数穿越众盗用了无数遍,我盗个秦桧的宋体心中当然更没负担了。
俩人写完都把纸倒盖在桌上,又来了个相视而笑,接着一同翻开。只见两张纸上一个写了“大义”,一个写了“讨逆兴汉”。又相视大笑起来,大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意。
好吧,我写不下去了,太基情了,就这么一段就笑了n次,再写下去就变男同了。反正我节选的原因绝对不是不会写文言文段落,恩,绝对不是。言归正传。
陶海涛好不容易送走了鲁肃,感到一阵疲惫。心中一阵嘀咕:这也太麻烦了。以后再也不选历史了。接着想到时间也差不多该吃晚饭了。就在脑中一想,下线。那书卷就又出现了,当然上面的选项绝对不是那“确定”,“否”。而是写着:请选择离线是人物状态(非真实状态,只是npc认为)1,闭关修炼,适合长时间离线,仙侠等世界,2,游山玩水,适合长时间离线,适用大部分世界。3,睡眠,适用段时间离线,所有世界。
陶海涛看了一眼就选了2.接着就下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