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父子交心(2/2)
程母上前两步“你姐还不是担心你!阳儿,你速去速回,娘是个妇道人家,不懂什么大道理,只要我们一家子平平安安的就心满意足了,在外面切不可争强好胜,惹事生非!”他母亲很是慈祥,又申明大义,倒也没阻止,只是神色间有些舍不得儿子。
程阳不敢再多呆,怕再呆下去便要融化在母亲和姐姐的柔情中,他一转身,大步向西而去,终究没有再回头,心中却是默默发誓“此生不求大道,只为保得家人平安!”
安庆在唐朝属大型城池了,又临近杨洲,所以通往国都长安的官道极为宽敞,程阳仍是一袭青衫,肩上系着一个包袱,除了气质有些飘逸洒脱,别的地方毫不起眼。
路上的行人大多神色匆匆,因常年战乱,百姓苦不堪言,程阳的身体素质极佳,虽是程家独子,但从小吃惯了苦的,不但不感到累,反而神情兴奋,四处打量着路上的行人与景物。
他的脚程比普通人快了近三倍,加之又炼通了舌窍,舌上有金津、玉液两脉,只需抵住上腭便会口生琼浆玉液,沟通天地二桥,气力源源不断,所以舌头又称玉龙。他一天便可行出近两百里的路程,餐风宿露,偶尔遇到路边有道观或是寺庙他便进去借宿一晚。
修道之人一般是不与百姓发生交集的,平日里出门在外也很少有人会住客栈,大多会在寺庙或道观内歇脚,一来如果是同道,便可印证一下道法,二来修道之人一般都有些法力在身,免得惊扰了百姓。
这已是他出门的第三天了,算算路程怕是行出了足有五六百里,已经快接近洛阳地境,他走出近百里仍未看到人家,便坐在路旁的一颗大树下歇歇脚,此刻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看来我今日又要在外面露宿一晚了!”程阳衰叹道。
“驾!驾!驾......”
一道马蹄声由远及近,马上之人显然急着赶路,驱赶之声十分急促,程阳转头望去,却是发现来的路上有一匹青色的高头大马,正驼着一名铁塔似的汉子飞奔而来,远远看去,它的四足像是腾云驾雾一般。
“好一匹神骏的马儿!”程阳心中暗赞,他家学渊博,这匹马儿眼神勇猛,四足粗壮,通体青幽如缎,背上的那名汉子体重怕是不下两百斤,它却是驼着奔行自如,足可见其不凡。
传闻唐太宗便有一匹青马,名叫青雅,奔行如飞,这匹马儿与那青雅马的血统极为相像,如此神骏的良驹没有五六千两银子根本买不到。
原本还在三里开外,片刻就到了他近前,他这才看清马上的铁塔汉子是名青年,嘴角的胡须还仅是些绒毛,身穿英雄对襟袄,头挽英雄结,脸色微黑,额宽嘴阔,双目大如铜铃,极是威猛。
青马并未停留,卷着一股狂风冲了过去,马上的青年只是瞥了他一眼便收回了目光,程阳的眼神陡然一亮,刚才他看得清楚,那名铁塔似的青年竟也有了不弱的法力,全身已通了五窍。
他想要出声招呼一声,想想还是住了口,也不再歇息,一蹦而起向前头赶去,若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寻得一家道观歇歇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