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5章】【我知道】(2/2)
罗延志不好意思地说道:“每次麻烦你和你妈妈缝补,我……”
周小婉又瞪了他一眼:“怎么,嫌弃我们?我乐意!……,穿几次之后就把它们剪碎,可以做两双鞋子。桌子上有一双刚做的鞋,你试一试看合脚不?”
罗延志点了点头,身子没动,眼睛却看向远处的山林,心道:那个白皮猿死了没有?
周小婉以为他在找他家的山羊,说道:“小娓在看着它们。等太阳下山了,你帮她赶回来就行。”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狗叫声,一个甜脆的声音也传来:“快!小黑,把花公子赶回来。”花公子是周家的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山羊,因为背上有几块黑斑,被小娓称之为花公子。
下午,杨家、李家匆忙将杨桂花、李晌给埋了。虽然时间很仓促,但合在一起的葬礼远比李少充的葬礼热闹得多、隆重得多。至少嚎啕大哭的人就多得多,似乎整个村子都被哭声抬了起来,而李少充下葬的时候,无一人哭泣,只有几只野狗在深山里吠了几下。
因为官兵的出现,孩子们的比试自然取消,几个教习也在官兵的逼迫下离开。
……
从第二天开始,聂信文吩咐一部分士兵在一个军官的率领下留在村里值守,另个将军则带剩下的士兵进了村外的大山。罗延志、秦高山、张立秋三个孩子则挑着担子跟在这队士兵的后面。他们三人每人担着一担食物,竹筐里装着满满的馒头、干肉和酒水,还有一些士兵们的盔甲、兵器。当然,他们挑的食物都是从村民家里收罗来的。
挑一百多斤的食物对罗延志和张立秋而言几乎没有什么难度:罗延志是天生的力气大,就是再加一百斤不运真气也能对付得了,挑着担子走山路,小腹处并无不适。而张立秋从小就帮父母做事,挑水、担谷、扛猎物干的都是体力活,这一百多斤的担子也完全能应付。
可秦高山就不同了,他爷爷是村长,父亲是商人,家里的事有佣人做,他从小不用动手做什么事,哪里能挑这么重的担子?出村没有多远他就坚持不下来了,他筐里的东西慢慢转移到了罗延志的筐里。
出村的士兵似乎没有什么目的,也没有什么目标,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休息走到什么地方何时宿营,完全由带队的军官信口说了算。他们走走停停,时而笑闹着打野兽时而席地闲谈,有时早晨出去在附近转一天晚上就回村子。有时却走出去很远很远,在外面露宿几天才回转。
与秦振羽一样,罗延志想破了脑袋想不出这些官兵究竟是来干什么的。在他看来,官兵来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无非是三件事:剿匪、打猎、练兵。
可他们现在的样子完全不像聂信文所说的什么剿匪,他们在村子附近转悠,就是有土匪也被吓走了,更何况小孩都知道土匪根本不可能驻在离村子这么近的地方。
至于打猎、练兵,更不像。一句话,官兵们纯粹是在这里消磨时间。
跟着官兵转悠,除了有些累就是无聊。秦高山不断跟官兵套交情,想从他们口里得出他们的目的,但一直劳而无功。张立秋也讨好官兵,打听在军队里的一些事情,因为他明年就要征召投军了,现在多懂一些对将来有好处。
只有罗延志不同,他一有时间就修炼白皮猿教给他的那个内窥心法,但没有任何进展,体内一处穴位、一寸经脉都“看”不到。如果一定要说有进展的话,那就是他的心力提高了不少:就是处在人群中,他现在也能做到心如止水。
白皮猿已经告诉过他,这种心法需要修炼五年才有小成,而且成功的人很少很少,所以虽然没有什么进展,罗延志也没有心急,依然修炼不止。
几天之后的某一天,罗延志随士兵回到村里后再回自己的家。与平时一样,周小婉在他家等候,虽然他家是一栋茅草房,但也收拾得干干净净、窗明几净。
看到他进来,她神秘兮兮地打量了他的前前后后,看到周围没有其他人之后,又急急忙忙地关。
罗延志奇怪地看着她,问道:“怎么啦?”
周小婉小声地问道:“延志,你跟他们跑了这么多天,你知道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吗?”
罗延志摇了摇头:“不知道!完全是瞎转。”
“真的没做什么事?”周小婉又问道,见罗延志没说话,她神秘说道,“我知道!我知道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罗延志惊奇地看着她,不相信地问道:“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