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七回(2/2)
傅山略略动容心想怀抱通天炮与鞑子同归于尽那该要何等的大勇无畏换了自己确乎是办不到的。尽管如此也不能便说袁崇焕丝毫没有嫌疑。京中的传言说得生龙活虎合情合理实在叫人不得不信三分。对桓震这个兄长他向来尊敬坚信他决不会与国贼同流合污可是难道他便不会同样给袁崇焕骗了么?
桓震心中明白自己再是说得慷慨激昂傅山也不会全信。京中官员距离辽东本来就是悬隔万里再则平日关心辽事的又是少而又少出事之前上至万乘之尊下至市井挑夫大家一个个都以为有了袁崇焕便是天下太平待得周延儒奏本一上听说袁崇焕也靠不住了立刻天下太平转而变成天下大乱数日间京城之中人人都失去了理智。这等情形之下要想凭几句话便挽回时势实在是痴心妄想了。
他也不再废话瞧了内城门一眼道:“咱们走罢。”一路之上两人都是默默无语傅山是极力琢磨兄长方才的一番说话桓震却是低了头在想自己的心事。自从初一日袁崇焕下狱至今已经过了三天。崇祯皇帝虽然有旨叫他仍然统领辽东本部兵马可是却始终不准他出城也不许辽兵入外城屯扎。事情做到这等地步任是白痴也知道皇帝已经不放心将兵权交在他手中了。现在自己的亲部军马应当是祖大寿代管。那天袁崇焕召见祖大寿并没一同前来或者只是偶然间崇祯皇帝忘记了也可能是别的甚么无法猜想的原因总之现下整个辽东的精锐有十之**掌握在祖大寿手中了。
祖大寿会不会如同自己所知的那样带着援兵撤回关外?照崇祯的性子他既然将一味避战的袁崇焕打进了镇抚司大牢那么催促守军出战也是迟早的事情。满桂可不就要给他的莽撞行径害死了么?若是祖大寿不走恐怕难免奉旨与鞑子兵硬干那时候**千人可决不够拼的。屈指算算再撑个不到十日二程援军便可以赶来那时有人有枪有炮鞑子便不是那么难以对付。可是皇帝能放任辽系将领继续坚壁不战么?
想到这里不由得苦笑无语自己一个给皇帝架空了的将军想这些还有甚么意思!可是倘若他不去想恐怕整个大明朝便没有人能想了。袁崇焕早已下了狱这副担子他便不想挑也得一肩挑起。既然不能出城不能带兵那便在城里想法子。要他再如以前那般坐看历史展那是万万不能。
韩爌钱龙锡成基命他将朝廷中数得上的大臣一一过了一遍现此时此刻愿意出来替袁崇焕开脱的人固然不少可真正能够动摇崇祯皇帝心思的却是半个也无。崇祯的脑中既已灌入了周延儒的一套说辞若能再听得进别人的说话那他也不是崇祯了。
想到周延儒忽然一凛禁不住冷汗潺潺而下。在他的记忆之中借着太监密报之东风两次上本参袁崇焕的不是周延儒而是温体仁!连忙一把扯住傅山急急问道:“青竹这次陛下查办袁督师可是因为两个从敌营逃回的太监告密?”傅山茫然不知所对疑惑道:“甚么太监?”
桓震一颗心狂跳不止大叫糟糕自己因为预知历史反而陷入了历史的***之中不能自拔却不曾想到历史本是活的略有些微变化便可能导致整个面目不同一味执着于所知道的历史反而令他不能好好看清局势了。
他握紧了拳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量。既然不曾有太监告密一说那么可知皇太极必定是用了旁的法子行这一条反间计。他用的是甚么法子?周延儒何以会充当了这个难的角色?可是黄杰怎么全然不曾回报?要么是他去到虏营之前此计已行黄杰只知道袁崇焕给反间计陷害却不知详细情形自己送他出去之前已经对他说明皇太极将要以反间计加害袁崇焕他必是以为自己既然知道那便无须冒着危险传递消息;另一种是他最不愿看到的情况:黄杰弄假成真当真反了过去。从前自己脑中有了思维定势只觉皇太极行反间必要靠太监因此对黄杰不加回报这件事情并没格外留意。现下回想起来不由得直骂自己该死。
傅山见他脸色苍白虽在寒天仍是冷汗直冒不由得关切道:“兄长还好么?”连问了几声桓震回过了神这才觉得手掌大痛原来方才心惊之下不由自主地十指紧握指甲陷入了肉中。他也不管这许多伸手用力拍拍脸颊大声道:“无事!”那一瞬间他心中已经下定了决心不管以往所知的历史是如何以后的事情又会如何进展再也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将来的每一步路都要自己去走前途是明是暗是风是雨已经不是几本历史书一部《袁崇焕评传》所能决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