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空明传烽录 > 一百三十二回

一百三十二回(2/2)

目录
好书推荐: 异界之邪神 魔幻娱乐 破凡路 制裁者 武士 假如我给你我的心 混迹贞观 只想跟你玩亲亲 阿宝公主 斗妻番外篇 II

当日桓震受任辽东离开京师之前途径遵化办妥了铁场事宜便与李经纬分手。那时李经纬言语之间便暗暗透露出他与福王常洵颇有勾通说是福王尚未就藩之时厥父曾是幕下的一个宾客。对当年常洵不得立太子悻悻然甚有不平之感。当时桓震急着赶赴辽东全没放在心上后来宁远闹饷两人又再见面他便替福王拉拢起桓震来桓震明知朱常洵生性贪残只用言语推诿过去李经纬也不再强求。待到皇太极薄边入寇桓震从援京师在遵化铁场伏击恩格德尔李经纬便挑明了说上一次借予桓震应付兵饷的三万银子乃是福王的家财取出了当时桓震所写的借条要他立时归还。

桓震率军在外一时间哪来这许多银钱?本想置之不理反正自己大兵在手李经纬一个行商又能如何?然而仔细一想这道理自己明白难道李经纬便不明白?所谓索债是假为福王拉拢自己才是真的。倘若一口回绝此人手中还有比借条厉害百倍的东西那便是自己私卖军火、参股出海的凭据。一时间竟起了杀心一面虚与委蛇要他去河南向福王致意一面就要对李经纬痛下杀手。

便在剑出鞘前一瞬桓震突然改了主意。福王虽然贪残却也富可敌国当时人有“洛阳富于大内”之说。非但如此朱常洵还拥有河南、山东、湖广的大片肥沃田地倘能利用得当未始不是一个极好的助力。反正福王无非也是不甘心皇位落在哥哥的后人手里然而当皇帝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光是一班朝廷大臣的攸攸之口便足够他堵个半天。自己却无须管那么多暂且虚应故事能从福王那里榨得一笔就算一笔。

想明白了这一层便任由李经纬离去。后来战事日紧京师受困福王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准备起兵勤王了。桓震心中清楚勤王是假预备抢夺皇位才是真的。可是只要侄儿活着一天他朱常洵便没半点念想唯一的指望是虏兵打破北京将崇祯皇帝捉了去或是索性杀了最好连太子也都死了那时他便可找一班势利臣子上表劝进反正朱常洵有的是钱有钱使得磨推鬼哪怕韩爌这种硬骨头不肯低头周延儒这等人总有给他收买过去的。

干这件事手里还非得有兵不可。明制藩王一旦离京就藩便不得擅离藩地自然更不可能拥有军队。虽说朱常洵的田庄之中蓄养着数以万计的庄丁叫他们披甲持枪也算兵士然而一则决不能同朝廷的正规军相提并论二则藩王私蓄军械那是极严重的罪过河南到北京千里迢迢莫说他朱常洵自己没本事带兵赴援他手下更没一个够资格干这桩事情的人。王府豢养的幕客虽然甚多却都没有名分见不得光更别说名正言顺地领兵打仗了。

因此朱常洵便想到这个法子他信奉钱可通神人心军队舆论甚至皇位都可以拿银子买来只待战局到了最后关头哪个武将立下了头等大功便将他收买过来那时就算自己的勤王之师与他合兵一处只要成功夺位又有谁能说个不字?哪怕失败也不过一死而已反正这些年来自己已经享受够了就算立时死了也已经赚够了本总好过一生一世都活在痨病鬼常洛的阴影之中。至于为甚么选中桓震李经纬坚不肯说桓震也拿他没法只得不了了之。

桓震虽然答应了李经纬起初可并没打算兑现诺言。他心中明白若是福王做了皇帝只会比他的父亲更加贪心敛财那时恐怕整个中国都要毁在他手里了。后来袁崇焕下狱他与崇祯皇帝也撕破了脸皮整个辽东已经再无退路。皇太极是不能不打退的否则岂不是明朝仍亡八旗仍旧入关中国社会又再倒退自己所有一切努力统统付诸流水?可是皇太极一退崇祯必然卸磨杀驴他是皇帝整个中国的官僚机构都掌握在他手里凭借辽东之力是绝然无法同他对抗的。那时候不光袁崇焕连同一干辽系将领的去留存亡都成了大问题。辽东没法子脱离内地独立抗击后金更加不能投降了后金那就只剩下一个办法:让崇祯去死。

这时候洛阳方面又派人来事情展到了这一步桓震才开始重新考虑李经纬的建议。只是他却并不情愿当真叫朱常洵做了皇帝怎生用个法子借力打力他自离开蓟州以来便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只是至今仍旧没有答案。

所以他也不敢轻易应承拥戴福王两年前的桓震只是一个生死由命、捞一把算一把的光棍汉可现下他肩上担的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性命也不光是一个袁崇焕的性命却是整个辽东整个中国整个汉人民族的生死存亡。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