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窝囊(1/2)
() 自从上次蒋老师对我的猜疑以后,我尽量不去想那件事,我暗地里解劝自己:没有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表面上要坦然,举止要大方,我不断地对自己说着,可是,这件事又不能总挂在嘴边上,见人就说,对谁都讲:“我坦然,我没有那心思······”
在学校里,张凤芝对我也很坦然,她知道我是步兵四连的战士,她也知道我和徐海林认识,可她就是不提她和徐海林的事,我也不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当我的校外辅导员,我照样复习准备报考军校,备课,上课,忙得不可开交。
周rì,我们放假,学校决定所有的老师都去勤工俭学,上山采蕨菜卖,也叫我和所有的老师去山里游玩,采山蕨菜,长白山里盛产蕨菜,校长邀请我参加,我很高兴地应约参加了。
我穿上军用胶鞋,登山时方便,当我到达学校时,老师们早已等候在那里了,校长看我一身的装束,像是那么一回事,他一声令下,我们出发了。
我们一直朝南走,不远就进入了长白山里,一望无际的林海,到处生机盎然,绿郁葱葱,由于我不熟悉路途,所以我走在队伍的最后,张凤芝由于身体肥胖,也走在队伍的后面,蒋焕晨时而回头看我一眼,我想距离张凤芝远一点,可是山路就那么窄,无奈,我们还是一前一后地走着。
到了山里,我立即像脱缰了的野马,这一次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走进长白山大山里,我想象着东北航rì联军总司令杨靖宇烈士,当年就转战在这里,与rì寇周旋了几个月的时间,最后牺牲时,被rì寇剖腹验尸,发现杨靖宇烈士的肚子里全是树根和野草,我们革命先烈就是这样,凭着一种无谓牺牲的jīng神,硬是把侵略者侵略者赶出了中国。
今天我们踏着烈士曾经走过的足迹,回味着当年抗战的硝烟,聆听着战马的嘶鸣声,再看看我们现在,悠然自得,游山玩水,我们的内心深处,怎能不深切的怀念,当年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献出生命的先烈们?愿我们与英魂同行。
也不知道我们走了多远,山连着山,翻过一座还有一座,有几户人家坐落在山坳里,远远的望去,他们好像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一般,远离喧哗闹市,过着清闲的rì子,修身养xìng,其乐无比,我正在眼望远方,想着心事时:“看啥呢?采多少蕨菜了?”一听声音,我知道是谁了:张凤芝。
她走到我跟前,看我的竹筐里有多少蕨菜,远远的就闻到她身上的香水味儿,我想躲开,可是一想,没必要躲开,我要坦然,我要大方,才能显得我心里没有鬼。我大大方方地把我竹筐递给她看,她踩的比我多,鲜嫩的蕨菜有秩序地躺在她的竹筐里。
她见附近没人,便没头没脑的问了我一句:“你都看见我给他送白面油饼了,咋还假装不知道啊?”
我一愣道:“知道啥呀?”“我和徐海林的事,你怎么不问我呀?”她又问我说。
“还问啥呀,没等我问呢,麻烦就来拉,蒋老师说我和你,嗨,别提了,我,我冤枉啊我。”我差点用哭腔和她说话。
“别听他竟歪歪别人,他家穷的那样,我怎么和他生活呀?还有个老棺材瓤子,我和他是谈过两年,可那时,看他很用功,能出息出息,可是到头来,什么也没考上,还是当了老师,一年才挣那么几个钱,我可受不了。”
她一连气儿说出了她心里所想,看得出她的直率,谁让我们部队里人才济济呢?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当兵的,她可能还和蒋老师谈着,也许早就成了一家人,我说当地老百姓有的看不上当兵的,原来是有原因的。
我们俩谈得正起劲儿,山对面有几个当兵的,也正往我们这边看,好像是我们连队的战士,徐海林的身影时隐时现,我心想:坏了,今天我们连队也放假,莫不是徐海林领着战士也上山来了。
他要是看见我和张凤枝在一起,又是一顿醋意大发,我急忙往回走,张凤芝在我身后跟着,她似乎也看到了山那边的人,明白我在故意躲开他们,怕出什么闲话,我们还没走几步,天有不测风云,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
她一手捂着头,一手提着竹筐,雨水眨眼间流满我们两个人的全身,无处躲避,没有闪电,没有雷声,下的是蔫吧雨,还真大,我脱下军上衣给她遮雨,因为我还有军衬衣,他蹲在山坡上,我直挺挺地站在那里为她挡雨,她很感激我。
当雨下得小一些时,有几个老师走过来了,他们也是落汤鸡一样,张校长看我和张凤枝在一起,他脸上出现了莫名其妙的笑容,我没在意。
“湿透了吧?快回去,别感冒了。小芝,你咋样啊?”张校长问张凤芝道。就在我纳闷儿时,张凤芝的话打断了我的猜疑,
“没事儿,老叔,你没事儿吧?”张凤芝问张校长。原来张校长竟然是张凤枝的老叔。
“赶快回家,咱们去学校。”张校长对我们大声说道。我们顺着山路往回走,等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