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匪与叛(2/2)
罗侍郎正在喝茶,听了这事儿,一口滚烫的茶水呛在喉咙里,憋的直翻白眼,满脸发青。顺过气来,越发的小心翼翼:“没,没伤到什么贵人吧?”
黑锅有人替背,大统领也渐渐镇定下来。语气中也颇有几分幸灾乐祸:“贵人嘛,倒是没伤到。伤了国体,伤了天威。”
罗军援猛的窜了起来,喝道:“无法无天!他们这是要叛变啊!”说到后半句,居然颇为兴奋,差点就脱口而出:“老子不是云帝心腹,不是沈侯旧部,更不是叶傅门生。二十多年点头哈腰,才熬到这个位置,升职再也无望。没想到这等好事给我撞到了。平叛靖难之功,说不定能封个什么侯。”再看向大统领时,便不由的多了七分鄙夷:“熊包!唾手可得的功劳都不要,真难为他怎么混上个从一品太子少师!”
大统领熊玉章虽然姓熊,但绝不是一个熊包。他的履历有罗侍郎三摞那么厚。单是“剿匪有功”就记了二十几次。所以他十分清楚“匪”和“叛”的区别。以往多年刀口舔血的军旅生涯,让他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尊贵地位。两军对垒的凶险,罗侍郎这种文职军官又哪里会懂?于是顺水推舟:“有罗代尚书坐镇兵部,那是最好不过。熊某虽是禁卫军大统领,仍归兵部统辖。不知代尚书准备如何平叛?代尚书令符所指,便是禁卫军兵锋所向!”
适才熊玉章不落座,罗侍郎也不敢陪坐。这下听他表明了态度,便大摇大摆的径坐了主位。处方司、武选司二位主官分左右首坐了。熊玉章自矜身份,扯了一把太师椅坐在罗侍郎的正对面。
“叛军情形未明。当务之急是要安稳民心。城内有百姓四百万,一旦乱起来,可比叛军要可怕百倍!”罗侍郎分析局势,倒也有板有眼,不但武选司主官不住随声附和,连熊玉章也不时点头。唯有处方司那位年轻的官员紧蹙双眉,托颔沉思。罗军援继续道:“御林军是陛下亲属,我等调配不得。陛下密巡边疆,这等小事也不劳圣驾还朝——他老人家若事必躬亲,我等还有什么脸面为臣子?除去御林军护佑皇城,以防万一之外,城中驻扎的便只有熊大人的禁卫军、王提督的九门巡捕营了。九门巡捕营那帮兵油子,扰民在行,若说安民嘛,嘿嘿,嘿嘿。”
大统领不动声sè,罗侍郎愈加眉sè飞舞,口水沫子飞溅:“熊大人治军有方,军纪严明。这安民之重任,自然非您莫属。这样,南城、东城是重中之重。南王府、荣王府、和王府,调一营人卫戍,确保安全无忧。镇国公府、林太卿府也要一营军,否则于他们面子上须不好看。至于太傅府、武安侯府,谅无贼人敢犯。虽如此,仍得加倍小心。便一府调两营jīng锐过去。熊大人自然明白,这各营将官,须得是有眼sè的jīng明人。否则,冲撞了贵人,你我不好交差。”
熊玉章撇了他一眼,见他眼神中带着火热,颔下一缕山羊胡随着起伏的声调一颤一颤的,显然十分投入,不似在开玩笑。心中骂道:“你这哪里是在安民,安的是自己的官爵吧。”但他举意让罗侍郎替他背了这祸事,无论罗侍郎如何安排,后果如何,是功是罪,总算不到自己头上去。于是沉默不语。既不赞同,也不反驳。
这时,处方司那位一直沉思的青年官员突然发声:“侍郎大人如此安排,只怕不妥!”虽口称罗军援为“大人”,语气却极为强硬。不屑之意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