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不坠青云之志(1/2)
() 砖雕彩绘,雕甍绣槛。赵澹领着二子入得庭院之内,一座殿阁顿入眼帘之中。除了红墙黄瓦,顶部重檐歇山外,通体无过多修饰。但若细心看去,檐角上的脊兽,门庑下的汉白阶石与戏球石狮,均显此不同寻常之处,上书一牌匾——怡神。
赵慎揉了揉双眼,显是有些睡意惺忪。今rì一早,天未发蒙,便被枕边侍奉美婢唤起。出得房门,见父亲与赵忻皆已早起相侯与他,还未待草草地喝了口稀粥,又被父亲强拉硬拽至此。他本是懒散的xìng子,事事皆是能拖便拖,虽知今rì要觐见长辈,但以往又不是没来过,何必如此做派。
昏沉沉地被赵忻扛上了马车,悠转之间不知行了多少路,来到庭院之前,见父亲唤了门前小厮进去通报,赵慎却是全然松懈了下来,靠在一旁的海棠树上,竟要打上了瞌睡。赵忻见此,见远处护卫好奇瞥来,暗暗心急,频频拉了对方几次,却都被对方撇开了去:“别闹,待长兄再眯一会儿。”
赵忻初入府中,只见那府内五步一岗,三步一哨,可见守卫之森严,再至小楼之前,庭院中却静静立着许多护卫,似雕刻的石人一般,一动也不动,庭院中冷飒清静,尽显肃穆之风。不须多想,也知那楼中大抵住的何等人物。此番兄长懒散之姿尽数被他人看去,万一对方上报,对他未来实有影响。
就在两兄弟相拉之时,殿堂中侧门却是转出身着锦衣华服一男子,年岁大体与赵澹相近,他走下石阶,见赵澹站在庭院中,神情有些错愕,拱手淡淡笑道:“见过长兄。”
赵澹只是“恩”了一声,亦不动神sè地还了礼,又唤身后的赵忻等人出来:“这便是你三叔了。”那男子看了看身后的二位孩子,又面露喜sè道:“我道爹爹今rì为何这般早起,原来是在相侯两位侄儿。”
赵忻只得随着长兄一齐躬身拜到:“见过三叔。”
对方又道:“今rì官署有要事,便先行告退了,来rì兄长再带两位贤侄至我私邸中游玩。”说罢与赵澹又是一阵寒暄,便匆匆而退了。
望着对方似逃离一般的背影,赵忻暗忖,能让自己唤三叔的,应是各房长子无疑。应如二叔、四叔一般,理当与父亲十分交好。但昨rì这位三叔未至渡口相迎,又如此做派,笑意中尽是虚假之意,父亲也未过多理会对方,难道两人有何过节?
胡思乱想间,那小厮已从楼前侧门内急急而出,来到赵澹面前拜道:“老爷吩咐,让将军带二位小公子觐见。”
赵澹略一点头,看了看身后孩儿,便领着他们一道拾级而上。楼前本是紧闭的古朴大门被人缓缓从内全然推开,发出沉重的“吱呀”声响,这栋已历百年的古殿似梦龙初醒,低声长吟。
但入内厅,见殿中曼纱随风轻舞,八条云柱盘龙衔珠而上,撑起整座广袤檐顶,一旁小柱云集墙角周围,不一一列举。殿中摆放着十来具座案,抬首而望,见殿堂螭虎图下正端坐三位老者,正中一人却是鹤发童颜,jīng神矍铄。只见对方抬起头来,眯着眼望向赵澹,嘴角微翘,谑笑问道:“当年赵氏西城的‘净街虎’回来了?”
一旁二位老者闻言,皆是拍案哈哈大笑起来。赵澹老脸一红,立即拉着赵忻、赵慎俯身下拜:“愚侄见过各位叔父(叔公)!”
正中那老者缓缓起身,走下阶台,将三人一一扶起,一边道:“已有这么久未归家一趟了,我等想念rì笃,若是再不回来,怕是这把老骨头要亲自屈驾你府中了。”托住赵澹双臂时,却是重重一顿,浑浊的双眸之间却是闪出一丝jīng芒:“我家虎儿强健如斯!”
此时的赵澹身上威严之sè全无,就像一个久未归家的浪子般,略微激动地看着眼前亲人:“二叔有召,便是万里愚侄亦会赶到。”
左案旁青脸老者亦走下台来到赵忻面前:“当年离族之时,慎儿不过孩提之龄,忻儿甚至未开蒙,想不到短短几载chūn秋未见,已长的这般高了。”看来这人便是离族已久的四叔了,赵忻与赵慎急忙下拜,又被对方扶住。
青脸老者仔细端详两位翩翩少年郎,那青sè的苍容上红光隐现:“这个大的像澹儿多些,但少了那份顽劣,多了一身儒雅之气。”又转向赵忻,“这个小的……眉目间却似侄媳多些,但与你儿时相比,阳刚之气也不曾少了。你这二子,都生了一副好相貌啊!”
坐于右案的葛衣老者此时笑道:“四哥所言不差,此番唤他们父子前来,正因二哥为慎儿选定了一门亲事,且唤我等来此参议。”
青脸老者闻言,略作思忖,族**有六房,设了五位族老,除皆由长房任族长外,其余族老之位各传每房长子,族中事由皆有族长把持,族老决定。但长房多年人丁稀薄,又逢大兄早殁,当时澹儿幼小,那族长之位自然由二兄执掌。自己多年常年在外,以往只余三名族老,实是有些力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