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刘氏复兴,李氏为辅(2/2)
他的几个子侄如李通、李松、李轶都跟李守学会了这些玩意,其中李通学的最好。
李通在五威将军府做了一个从事。但他经常不务正业,私下研究谶纬星相。时间一长,李通对从事的工作也厌倦了,干脆辞职回家,跟着父亲做了职业八卦先生。
那条所谓“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的谶语也被李通学到了,他比李守有气魄,他一口认定“李氏为辅”指的就是自己,可那个“刘氏复兴”指的是谁呢?
然后他的堂弟李轶就找上门来,给李通指点迷津:“哥哥成天蹲在屋里算卦,何不出去结交一些天下豪杰,共图大业呢?”
李通问李轶豪杰在哪里,李轶笑道:“哥哥真是傻了,豪杰就在南阳。长沙王刘发之后,刘演兄弟素爱容人,文武有才,可谋大事。”
李通也是大笑道:“你不说我差点给忘了,刘伯升当代豪杰,将来必成大业,你去和他们取得联系,我有话对他们说!”
其实此时的刘演甚至是刘秀,不用李通他们来煽风,就已经决定造反了。原因很多,有野心使然,也有被逼无奈,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和李桐有关。
因为南阳地区连年旱灾,许多人填不饱肚子,刘演手下的一些宾客就做起了偷盗抢劫的无本买卖,结果手艺不jīng,被人告发到了官府。这些贼人见势不妙,卷起不义之财拔脚溜了。
官府捉不到人,就来找刘演,让他把贼人交出来。人早就跑了,交谁?为了不想惹祸,只好狠心放点血,打发掉官府中的这些绿头苍蝇。刘演气得是七窍生烟,怒不可遏。
就连低调行事,淡然文雅的刘秀也遇到了麻烦。
这时候的刘家虽然谈不上富可敌国,但小康水平还是有的,这都是刘秀刘仲勤劳苦干得来的。刘秀的粮食生意越做越大。
那年头,最紧缺的就是粮食,眼看着刘家有这么多的粮食,新野官府的苍蝇们就盯上了刘秀。现在南阳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刘秀哪来这么多的粮食?八成是偷的。
于是某天傍晚,刘秀前脚刚到新野,后脚就被苍蝇们请进官府,蹲在牢子里“喝茶”。后来靠着姐夫邓晨花了一大笔钱,疏通了当道,刘秀这才被放出来。
你说李桐这货也是的,从皇宫溜出来,也不带点钱出来,吃喝还得跟着三哥刘秀混。刘家的生计一下子就变得拮据起来。
话说王莽当rì有心放李桐出逃,但不久后便在全国通缉他,他的画像随处可见,太傅李桐的人头价值黄金千两!举国震惊!
同时有条不知来源的消息传出来,说太傅李桐一心救黎民于水火,曾向王莽力荐改革维稳之道,以天下苍生为重,无奈遭权贵迫害,加上王莽妒其之能,坚决不从。
太傅大人怒其昏庸,愤而出走,于深夜禁宫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来,深受重伤。李桐怒殴公侯王爷的光辉事迹也被添油加醋的描绘出来,此外太傅大人还体恤下属,关心百姓。一时间,李桐化身成了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勇士,贫苦大众的jīng神支柱。同时这货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但凡在职的武官将领,无一不想将其逮捕归案,讨好王莽。
因此,这哥三惹得麻烦一个比一个大,何时举事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了,只待一个合适的契机罢了。
这一天,李铁终于找上门来了。
此时的刘秀正站在自己耕种了近十年的田埂之上,看着荒败不堪的土地,心情有些沉重。刘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今贩粮一途被断,生活已无以为继。
一向温和淡然的的脸上渐渐浮现出少有的决然之sè,青黑sè的深衣随着他悠长的呼吸轻轻摆动着。
“真到了这一步么?”,温柔悦耳的声音在空旷的田间幽幽回响。
“文叔!”,突然身后传来一名男子的叫喊。
李铁此人生就一副小白脸的模样,总给人不太可靠的感觉,加上两家原本还有点恩怨。因此,刘秀并不喜欢这个人。
但出于礼貌,刘秀还是温和的寻问道:“李兄因何事找文叔?”。
李铁这人有个优点就是善于察言观sè,明显感到刘秀有点拒人之外的意思。于是直接切入正题:“是家兄李通有要事与你相商,特来传话”。
刘秀想到近rì的谶语,其实也猜到了七八分。由于不清楚他们真正的意图,刘秀本不想去。无奈李铁这小子软磨硬泡的功夫实在了得,加上对李通的印象也还不错。心道:姑且走一趟看看吧。
赶巧此时李桐不知从哪蹦出来了,嚷嚷道:“三哥,救我!萱儿又发飙了!”,这货无意中提到翠儿,惹得萱儿醋意大发,一路溜了过来。
李铁此人眼神也真够毒辣,一下子便瞧出李桐与被通缉的太傅久定候十分相似,顿时心头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