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回归母校(3)(1/2)
() 第二句应该说什么呢?黎威想着,这时谭小艳说话了。
“黎老师,你别叫我老师,就叫我小谭吧。”她还是微笑着。
“为什么?”他也微笑着,看着她。
“为什么?”
“我年龄小,书念得也少,你叫我老师我不好意思。”
“啊?能小很多吗?”
“我今年虚岁二十,——”
“啊,那是小很多。不过我们是一个屋的同事啊,叫老师也是应该的。”
“还是叫小谭吧,或是小艳。”
“行,那我就叫你小谭。”
“谢谢黎老师。”
“不过你叫我老师我也不好意思啊,这样很不平等啊。”他笑着说。
“你别不好意思,你比我大,念的又是名牌大学,我叫你老师是应该的”
黎威暗想,同是到一高中来报到,按理说条件也应该差不多,怎么她又说自己年龄小,又说念书少呢?按照教育局的规定,到高中任教的是本科学历,到初中任教的是专科学历,到小学任教的是中专学历,那阵高校长介绍她是白州外语师范毕业,他知道这个外语师范是中专,但他不知道这个外语师范招的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如果拿谭小艳的年龄来计算,她应该是初中毕业念的外语师范,但按照她的学历来算,她不应该分到高中任教,也许是一高中太缺外语教师了,也许是她学习太优秀了,不过,这些都不是当面好打听的事,尤其是他们才刚刚认识,怎么好打听人家的事情呢。
“哦——这个以后再说吧,你这么远怎么不骑车子呢?”他转移了话题。
“我寻思今天是第一天,骑车子可能不方便。”
“啊,那咱俩想一起去了。”
“黎老师家住哪个街道啊?”
“南山街道。”
“那比我近一点。”
“多一半路是共同的。”
“是啊,我们是同路人。”
走出了校门,他俩就顺着马路往北走。一高中是在县城的东南位置,开的是西大门,出了校门就是一条南北马路,校门以南基本就是农村了,校门以北开始接近县城,走出大约二百米以后是一个十字路口,过了十字路口再往北才是真正的县城。而黎威和谭小艳所在的街道都是在县城的西南方向,他俩到了十字路口还得往西走,这条路是一段上坡路,大概也得走二百米才能走上坡顶,然后是一个丁字路口,谭小艳继续往西走,黎威则应该往北拐。
由于学生还没有开学,所以马路上并没有几个人,虽然一高中的老师也有一百来人,但他们都是骑着自行车,没咋注意就都骑过去了,马路上仍然显得十分清净,黎威和谭小艳并肩走着,他俩都多少有点不自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