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阳 光 暖 照 高 墙 内(2/2)
“把监狱当学校,把刑期当学期。”yy监狱的另一个名称是hn省chūn风职业技术学校,被称之为大墙里的“希望工程”。技术教育,便是这所特殊学校的重要内容。
作为农业型监狱,以前罪犯长期从事农业种植,户外劳作,条件简陋,监管难度大,所学技术也不利于罪犯回归就业。2001年以来,该狱逐年压缩户外劳作罪犯人数,引进一批符合改造需要的监内加工项目,为罪犯提供了符合现代产业要求的劳动岗位和技能培训。监内加工业的发展,为拓宽刑释人员就业渠道,巩固改造成果,减少重新犯罪进行了有益尝试,探索出一条刑释人员“出狱入厂”一站式就业安置之路,将一批批回归者“扶上马,送一程”。10年来,该狱通过培训成功帮助安置服刑人员5000多人。
2011年,监狱投资200多万元成立出监监区,与湖深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进行联合办学,开设法律、电脑、电工、电焊、心理、创业指导等课程,采取理论与实际cāo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开展为期3个月的实用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增强学员回归就业谋生本领。
为帮助这些即将刑释的学员顺利回归社会就业,监狱主动对接市劳动就业服务局,积极拓展用人单位,开辟就业岗位。2011年4月26rì和7月13rì,双方先后两次联手创办回归人员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54家社会企业负责人与服刑回归人员面对面介绍了参加社会保险、享受公共就业服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具体政策措施和工作岗位,帮助196名刑满释放人员实行体面就业,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
监狱从2007年开始试行罪犯劳动低报酬制度。今年5月,二监区罪犯刘某就获得214元奖金。他盘算5年后出狱可拿到上万元,可以给孩子买个新书包,还可以给老婆买件漂亮衣服。因贩毒被判刑的叶某第一次给母亲的汇款单附言:“妈,这是我的奖金,我终于能用干净的钱孝敬您啦!”罪犯们在劳动中救赎灵魂,洗礼罪恶,用劳动所得做出狱后的就业准备金,一时间改造积极xìng高涨,监狱成了他们提高劳动技能的“见习工厂”。此后,监狱每年奖励罪犯的低薪达500余万元。
yy监狱党委认识到:监狱一切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刑罚职能,最终实现监狱“改造人”的宗旨。2005年,监狱实施体制改革,监企分开,收支分开,人员分开,成立建新实业公司、健朗药业公司,充分发挥监狱企业提供罪犯劳动岗位、安置工人就业作用。
为解决罪犯收监后土地闲置的问题,建新实业公司与某林纸集团合作造林,2004年又引入大棚西瓜等项目,粗放的传统农业模式转变为土地出租与劳务输出相结合的高效出租式农业。2007年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区。生猪养殖方面,实现养殖规模与管理力量、技术力量、设施条件匹配合理。在近年生猪无名高热疫情暴发流行的严峻形势下,该狱实行封闭管理,避免了疫病发生,保持了养殖效益大幅增长。
岳州制药三厂是岳阳监狱投资的纯工人企业。从建厂到2003年的10多年间,连年亏损。2003年10月,制药三厂改制重组,成立健朗药业公司。改革用人机制,英雄不问出身;改革分配制度,坚决打破“大锅饭”;改革营销模式,鼎力打造“jīng英”团队;剥离不良资产和办社会职能。硬招、实招接二连三,公司改制当年就实现扭亏为盈。
通过体制改革,监狱回归执法本位,集中jīng力抓执法,监狱企业为罪犯提供劳动改造岗位的同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安置工人600多名。
(四)
一个民族、一个群体是要有一种jīng神力量的。
“天当被盖地当床,芦苇窝棚是住房,牛车碾着泥泞道,舀瓢湖水做菜汤”。50多年前,第一代监狱jǐng察在湖滩上战天斗地,也成就了监狱人引以为荣的“建新jīng神”。
“扬鞭催马不如激人奋进!”政委裘冰可一语道破政治工作的真谛。
YY监狱党委认定:这种jīng神就是jǐng察队伍建设的切入点。2002年下半年,他们首创大政工建设,并被上级在全省监狱系统推广。当“超女”风靡大江南北之时,监狱也开始了“造星”运动——逐级定期评选岗位之星,岗位成了jǐng察们的大舞台。而被民jǐng称为“龙虎榜”的绩效评定公示栏,直观评定工作业绩,连续三次基本合格以下,即行诫勉谈话,取消评优资格,单位负责人还要引咎辞职。
“人人干出jīng彩,个个争当明星”。监狱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岗位大练兵等活动,全狱jǐng察大专以上学历者占94.1%,其中研究生学历13人。十佳jǐng官、十佳青年、**员先锋岗、青年岗位能手等评选活动相继推开。“明星”们优先晋职,外出考察,披红戴花巡回演讲。默默奉献的jǐng察得到组织肯定,职业自豪感在鲜花与掌声中升华。萌发于建国初期围垦创业、贯穿于50多年火热发展实践的“艰苦创业、勇于拼搏、乐于奉献、开拓进取”的建新jīng神,在思想领域的攻防中占领了主阵地,在纷繁尘世中被民jǐng们衣钵相传。
严格出战斗力。监狱狠抓从严治jǐng、规范管理。他们出台分监区规范执法流程图,jǐng察每天必做的执法工作有具体标准,有cāo作方法。他们开展jǐng务巡查暗访,从监舍到车间,从工作rì到节假rì,将问题、隐患拍照摄像,定期在监狱电视、宣传窗曝光,红黄牌jǐng告,末位调整,用制度和舆论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jǐng务督察成为推进监狱工作的观察哨、晴雨表与净化器,曝光的不良现象也越来越少,2010年jǐng察队伍实现“零违纪”。
“建功立业到一线去!”监狱吹响基层基础建设集结号,出台《领导干部一线工作法》,将机关jǐng力下沉,将从优待jǐng政策大幅倾向一线:分监区职级升格,竞选领导职务必须要有基层经历,一线jǐng察优先晋升;基层jǐng察下监房多,工作时间长,比机关辛苦,津贴随之提高;评选“明星”绝大部分为一线jǐng察;投入400万元改善基层监管执法环境,为每个分监区配备一个执勤室和罪犯谈话教育室,建立集学习、会议、娱乐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室……
政策变了,条件好了,环境美了,大家更有干头了。以前,一些“4050”jǐng察认为奋斗了几十年,要求调到相对轻松的岗位。现在,他们觉得“四十五,出山虎”,正是干事业的时候,机关有31人主动请缨到基层。
民jǐng职工的忧心事,监狱党委的心头事。2003年,YY监狱筹资1600万元,建起了rì供水量8600多吨的自来水厂,解决了困扰50年饮用不达标水的难题;将狱内道路筑成水泥路,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问题;每年为jǐng察购买意外事故险,提供免费体检。监狱偏居一隅,教育资源有限,很多jǐng察职工不得不将独生子女送到30公里外市区读书,经济与jīng神的重负压在心头。监狱决定把家属区建到市区。新小区蓝图绘就,民jǐng们欣闻喜讯,奔走相告……
务实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励着全体jǐng察职工创造新的业绩。
五十六载栉风沐雨,五十六载征程如歌。建狱56年来,经过九届监狱党委和三代jǐng察职工的共同努力,数以万计的浪子在此回头,成为中国特s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昔rì的湖洲荒滩早已变成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充满活力的新型监狱。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新的监狱党委班子团结带领全体jǐng察职工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实现了监狱各项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监管改造连续11年实现“四无”,jǐng察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先后两次被省局评为“红旗单位”,多次被司法部、省司法厅记功或评为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