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记者白静(1/2)
() 高哲堂笑着说:“看来大家还是不太信任我。那好吧,我们今天就站在这里谈一谈。谁先说?”
人们开始窃窃私语,嗡嗡声响成一片,可谁都不肯第一个站出来讲话,不过这也难怪,害怕被抓典型,枪打出头鸟这是人的正常反应。
人群中沸腾了好一会儿,才从中走出一个年轻秀美的女孩子,径直来到高哲堂面前说:“高市长,我来向您反映情况吧。我叫陈茹,是江东大学的大四学生。”
高哲堂点点头,上下打量着她,只见这个女孩子年约二十来岁,身材高挑,满头乌亮的秀发束成一个马尾辫,上身是一件雪白的衬衣,勾勒出紧致柔细的腰身,下身是牛仔长裤,衬托出修长的双腿,虽然衣着朴素,但气质优雅,落落大方,让人眼前一亮。
朱方迈了小半步走上前来不失威严的说:“陈茹,你怎么又来了!不是告诉过你,你父亲被打一事正在处理吗,我们需要时间来调查此事。你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乱讲话啊!”
高哲堂看了朱方一眼,目光严厉,朱方霎时只得住嘴。
陈茹说:“高市长,今天我要向您反映两件事。第一件是征地拆迁建化工厂的事情。拆迁补偿款太低,每亩农田补偿六千多,不到七千,可据我们所知现在周边地价拍卖起价都在十万元每亩;周边居民住房每平米补偿不到两千元,可现在周边房价最低也在三千元以上。这两项补偿标准明显是不合理的。一个农户家里有几亩地被征,拿到近两万来块征地补偿费,他们从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去了谋生的手段,家里还有老人要赡养,孩子要上学,这两万元明显是杯水车薪。郊区居民还有部分是早期国企下岗职工,他们在城区的厂房和宿舍被征用,转卖,被安置到郊区居住,现在还没有过两天安稳rì子,就又要被拆迁。下岗职工已经失去了工作,现在拆迁款又不够买新房,从此就将流离失所,这不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吗?!我们不想也不敢和zhèng fǔ对着干,但我们希望zhèng fǔ能给我们大家指一条生路!”
陈茹的话得到了上访群众的响应,大家齐声说:“小陈说的都是事实,她说出我们的心里话。”
高哲堂用温和的眼神望着陈茹,陈茹受到了鼓励继续往下说:“我们懂得先有国后有家,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我们能够理解市zhèng fǔ发展地方经济也是为了造福地方百姓,支持市zhèng fǔ招商引资搞建设,可是我们反对不顾实际情况,以牺牲环境和老百姓健康为代价盲目投资建设。据说此次大规模征地是为了建化工厂,众所周知,化工生产对周围空气水源都会造成严重污染,还有发生爆炸的可能xìng。按国际惯例大型化工企业都要建在远离城镇和居民区的地方,现在拟建的化工厂就建在开发区旁边,周围都是居民和企业,不到一公里外就是我们近江的母亲河淡江。如果在这里建化工厂存在巨大隐患,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希望市zhèng fǔ能以市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为重,慎重考虑,收回成命。”
陈茹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材料双手递给高哲堂说:“高市长,这是一份有居民和农户签名,摁手印的请愿书,请您帮我们转达。”
黄太臣走上前来要接请愿书,高哲堂已抢先接过来,匆匆扫了几眼,请愿书内容并不太长,只有两页文字内容,但正文后面的签名和红sè手印却占满了好几张纸。那些手印像鲜红的血渍,触目惊心!
高哲堂对陈茹说:“关于征地和建化工厂的事情,我们先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人群中有人喊道:“高市长,如果你能让化工厂项目停下来,你就是我们大家也是全体近江市人民的大恩人!我们大家都感谢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