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十面埋伏(2/2)
前面我们曾经讨论过《孙子兵法》中作战的五个要素。“道”已经讲过了。还有“天地将法”四样。所谓“天”,就是大环境。nǎinǎi选择了一个非常敏感的时刻发动战争,父亲就要去上学了,此前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把nǎinǎi“教育”一顿,那还说得过去。如果这时候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把nǎinǎi弄得有好有歹的,那他的罪过就大了。对于母亲,也是这样。所以她虽然拼命保护自己的东西,但在挨了两耳光之后,就放弃了。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你总不会伸手打自己劳动人民的婆婆吧?所谓“地”,就是小环境。nǎinǎi的战场在农村中自己的家里,属于主场作战,二爸和两个姑姑都虎视眈眈,母亲稍有异动,恐怕就不是财产被抢那么简单。所谓“将”,就是对部下将领的统帅能力。这方面不用说了,从爷爷到父亲到二爸到姑姑,人人都欠着nǎinǎi,平常nǎinǎi一个人就撑起了一个家,虎-威赫赫。最后就是“法”了,nǎinǎi的地位决定了她就是家法,她一发飙,家里人都胆战心惊,哪个还敢捋她的虎须?
所以nǎinǎi这场战争虽然带着强盗xìng质,属于巧取豪夺的帝国主义战争之列,但就像美国能够在地球上横行霸道一样,nǎinǎi也照样能够在家里横行霸道。因为她的战争,是完全占据了兵法上设定的优势。尽管她没有读过兵法,但一切依旧在她的掌握之中。
战争的结果,是父亲和母亲的财产,包括被褥,还有一架新床,都是结婚的时候置办的先进装备,全部都被nǎinǎi掠夺过去了。后来,nǎinǎi死的时候,依然死在这张床上。按照家里的风俗,nǎinǎi死后,这张床就被烧掉,跟随nǎinǎi去了。
尽管nǎinǎi发动了一场出sè的强盗战争,最终满载而归,但也不是说,普天之下就没有公理。因为母亲也是农村里出来的,母亲的娘家就在几里之外。战争爆发之后,舅舅和舅母带着几个姨妈到nǎinǎi家讨说法。但这就像联合国的协调组织,你能够把美国吃到嘴里的东西再让他吐出来吗?联合国没有这个能力,母亲的娘家也没有这个能力。再说母亲还要在婆家生活,把老人逼得有好有歹也是不行的。最终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而这件事对母亲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从此以后,母亲对那个家残存的好感也消失了。只是因为自己教师的身份,必须要尽到做媳妇的责任,才会在万般无奈之下回到那个家。同时母亲也有了深深的忧郁症。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忧郁症这个说法,但母亲的表现就是忧郁症。工作、生活、家庭,样样不如意,如果不是为了我和弟弟,我怀疑母亲在当时是否能够支撑下去。一个革命小将就这样被毁了。
但对于nǎinǎi来说,这也是一场必须发动的战争。因为当时的形势已经风声鹤唳。二妈从嫁过来开始,就一直挑战她的权威,三天两头吵架。母亲当时又是一个看上去不太贤惠的媳妇,毕竟哪怕下一次厨房,这对老人也是一个安慰。现在父亲就要走了,二爸二妈那边,哥哥去世的哀痛还没有恢复过来,这让二妈挑战她的权威的时候,她都不忍心下手。所以nǎinǎi唯一的选择,就是杀鸡给猴看。母亲不幸被选择用来示众,nǎinǎi以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国家人的藐视,也同样表达了对所有媳妇的藐视,从而成功捍卫了她在家庭里的权威。
所以在那场火灾之后,父亲把我背到了外公家,而不是背到爷爷家,就是这个原因。生活压在nǎinǎi身上的一切,她都回报了生活,最终要其他人来承担这些。nǎinǎi以几乎咆哮的态度,面对着压迫她的一切,成功发泄了她的愤懑。尽管她由此也失去了很多,但岁月还长,她有的是时间来挽回一切。而在她挽回一切之前,这一切都要父亲和母亲来承担。也包括我和弟弟,将失去爷爷nǎinǎi的庇翼,转身投入外公外婆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