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北上河州(1/2)
() 江鹏飞、陆文仲、江茂华三人起床后,便在附近的一个小饭馆里吃了早点,然后又回到旅馆等陆诗昆来领他去推销“龙江酒”。
一会儿,陆诗昆如期而至。大家便先到沈记布行又取了四坛酒,同时送了夏金山和沈文轩四坛酒,让夏金山和沈文轩也帮忙宣传一下,看能否找到推销点。
陆诗昆跟夏金山与沈文轩父子俩寒暄了一阵,便带着江鹏飞三人抱着酒步行到了附近的一家酒店——同喜酒楼,这是陆诗昆经常来赶饭局的地方。陆诗昆跟这家酒楼的老板并不很熟悉,只不过是见面认识而已。但这家酒楼比较有名,顾客较多,生意兴隆。江鹏飞就觉得这样更好,省得人家是因为冲着关系而应承生意,只要自己的酒好,价格合算,人家自然就中意,以后的生意就好做,市场自然就打得开,有了这家酒楼的推销,不愁“龙江酒”的销量上不去。
正好,酒楼的掌柜在,掌柜姓严,大名就叫严同喜。陆诗昆便跟这位严掌柜介绍了情况。严同喜很爽快,当场让江鹏飞开酒,亲自品尝了一下,觉得味道确实不错,便问价格。江鹏飞报了一个价,严同喜合计了一下,觉得划算,便应承了下来。江鹏飞真是喜出望外,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其实,这里面还是陆诗昆起了作用,陆诗昆起到了一个中人和保人的作用,有了陆诗昆作为中间人,买卖双方便拉近了许多距离,最起码不用担心商品的来路问题。而以前“龙江酒”作坊的人到江川来推销这个“龙江酒”缺的就是这种中间作用,酒再好,没有中间作保的人,人家也懒得跟你牵连,毕竟好酒有的是。
就这样,江鹏飞尚未出门,先为老丈人寻找到了一条出路。双方约定半个月后送酒过来。那四坛酒便留给严同喜慢慢品尝。
离开同喜酒楼,江鹏飞便决定先写封信回去,好让岳父龙裕淳有所准备。
接着,陆诗昆又带着江鹏飞三人前往一家棉纺厂,参观了一下半现代化的纺棉生产线,还了解了一下棉花的各种品质,使江鹏飞的心里更有了底。
陆诗昆今天特意请了一天假,陪着江鹏飞四处转悠了一天,还打听好了去河州的商船,确定了去河州的线路,决定明rì正式起程去河州。
中午,四个人便在外面的一个小饭馆简单地吃了一餐饭。
晚上,沈家设家宴招待江鹏飞三人,顺便也邀请了陆诗昆。江鹏飞便将剩下的二坛酒也带到了沈家,作为见面礼,先前的那四坛酒是因为请沈家人帮忙宣传办事的缘故而支付的酬劳,不与这两坛相提并论。
席间,大家畅所yù言,相谈甚欢。夏金山便谈到近期要回龙江去一趟,商谈一些家事,沈碧娟在家催促了好几回了,这边可能就完全交给沈文轩打理了。
夏金山已年过花甲了,虽然祖籍江川,但他毕竟是入赘沈家,百年之后,还得入土龙江,与沈碧娟白头偕老,故此,夏金山垂暮之年还得回龙江。
江鹏飞听说夏金山近期要回龙江,便想委托夏金山带个讯回去,于是,便将在江川找到了酒的销路的事情告诉了夏金山。夏金山便说小事一桩,让江鹏飞修书一封,他夏金山好带回去转交给龙裕淳。
接着,大家又谈到有关工商业经济的时事,说到了近期许多买办人员开设工厂与手工作坊的事。陆诗昆也将近来军队在扩充兵员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便分析可能是又要打仗了。这战火纷飞的境况对行商可是非常地不利,倘若行商受阻,那工商业也就受到牵连,经济发展又得停滞不前。
叹惜归叹惜,生存归生存,再怎么水深火热,rì子照样得一天天地过。
散席后,夏金山和沈文轩跟江鹏飞结了一下帐,约定明rì到柜上兑付。陆文仲则将那天沈文轩垫付的车钱还了沈文轩,大家很是互相推辞了一阵,怎奈陆文仲执意要还,沈文轩也就只好收了,从而显示出了陆文仲的人品和xìng格。
回到旅馆后,江鹏飞连夜磨墨修书一封,将联系“龙江酒”销路的事情以及这两天的情况和下一步的行动作了个简要说明,让龙裕淳作好应对销售的准备。信是写给龙裕淳的,但信封上却是注明由江鹏举转交给龙裕淳,这样,夏金山只要将信交给在隆兴酒楼里当差的江鹏举就可以了,省得给沈家人添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