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扁舟过乌江(2/2)
叹了口气,正要将手中的网撒出去,突然风云骤变,不知从何处吹来了一股yīn风,小舟剧烈的摇晃起来,老渔夫赶忙着丢下渔网,yù取来竹篙撑舟靠岸,奈何船身摇晃得太过剧烈,还未转过身便跌倒在舱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船如薄叶摇曳晃动,冰冷的江水顷刻间便漫进了船舱。
即便是弄了半辈子的舟船,老渔夫也被眼前这情形给吓得脸sè发白,最后竟是闭上眼不敢去看泛起巨浪的江面,跪伏在船上,口中不断念叨着龙王爷息怒之类的话语。
“老伯,你可安好?”
不知何时,船身平静了下来,老渔夫睁开眼,发现之前见到的那个少年已经立在了他的船头。不远处,江水依旧翻涌怒吼,可身下的小舟却平稳轻快的往着岸边行去。
此刻,少年手中拿着他的竹篙,一端支在那崭新的轻舟上,带着它一道行着,想来有些吃力,白皙的额前生出丝丝的汗珠。
回过神来的老渔夫连连拜谢,之后又是在舱中跪下,对着江水磕头行礼,请求龙王爷开恩。
“呵呵,老伯,这世上哪有龙王爷,不过是变天罢了。”
听得这句话,老渔夫脸sè大变,伸手向前,想要捂住少年的嘴,待看到对方身上的云锦长衫,又急忙收住了他那有些泥渍的手。
“这位公子,不可乱言,万一被龙王爷听到,就糟了。”
说着,又是对着江水跪下,小声的祈求龙王爷宽恕,而始作俑者的少年却是不以为意地笑着扬了扬头,江风吹过,落下他额前的滴滴汗珠。
也许是老渔夫的祈祷有了作用,风浪渐渐平息,那苍老的面庞上露出一丝欢喜,跌坐在舱中,长舒了口气,胡乱的地擦着脸上的汗水。
似乎是想起了之前的不敬,老渔夫怯生生地看了看少年,有些怯懦的小声道,“公子,龙王爷可是不能冒犯的,前些rì子,江水滔天,倾漫江堤数里,江面上更是泛起无数的死鱼,老汉打渔一辈子,可是自打那以后,便再也没有抓到过像样子的鱼了,这就是龙王爷生气了,所以才有这些骇人听闻的事情发生。”
听着这话,正在驾驭船只的少年眼中露出惊喜之sè,“老伯,这事情发生多久了?”
满是沮丧的老渔夫虽不解他为何这般问,但还是仔细的想了想,“算上今rì,应该是一旬又五rì了。”
少年的剑眉皱起,眼盯着江面,像是在想着何种问题,好一会,才低声道,“前些rì子,是在水川城,算算时间,差不多是十来天,凭借叔父的身手,应该是到了东唐。而此处的江水之下残留着数道的气息,其中一股是‘九龙回转诀’,这绝对错不了,而鱼群被杀气所震慑,自是不敢经过。”
老渔夫也听到了他话中的‘水川城’三个字,住在江边的他明白,那是隔江的西晋州城。
看来,眼前这少年是晋人。
想起这些年汉唐交战不断,早已经是死敌,顿时,对少年的感激化为了虚无,心中莫来由的涌出了恨意,但他年老体弱,又不能愤起杀之,只好用眼睛狠狠地瞪着少年。
后者也是察觉到了老渔夫的神情变化,温和地笑了笑,不再作声,寂静无声下,小舟靠到了江边之上。
少年一跃而起,踏上岸后,对着老渔夫笑道,“老伯,我那只小船送你了,你的船不牢,江上时起风浪,舟船当不能粗陋才是。”
说完,也不管老渔夫应声与否,转身离去,刚走了几步,停下脚步,回首讪讪的笑了笑,“老伯,你知道信阳城怎么去么?”
信阳城是东唐临江要塞,少年相信,叔父或许会在那里。
老渔夫面无表情,眼中有着挣扎之意,良久,举起右手,指了指东南方向。
“多谢老伯”,少年对他摆了摆手,正yù离去之时,却又开口道,“老伯,今后打渔去三十里开外的江水处,那里,会有很多鱼。”
说完少年便大步离去,留下老渔夫很是复杂地看了看身后那艘崭新的榆木船,最终取下腰间的葫芦,又是饮上了几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