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乔光山(1/2)
() 东方亿银低着头回忆着这个乔光山,那天东方宏出殡,前来吊唁的宾客之中就有乔光山,只不过当时他并没有说这些,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好像不愿面对东方宏的家人。但在他来之前,这样的消息就已经传了出来,他来去匆匆,多半也是不愿被问及这些,可见即使去找他多半也改变不了什么。
宋清辉点点头,说道:“少东家,戴先生说的有道理,乔东家做事一向稳重,现在突然这样做,一定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咱们去见见他,就算不能说的他回心转意,只要能拖延一些时间,或许事情就会有转机。”
东方亿银说道:“好吧!那我就去见见他。”但心里却并不以为然,不管这个乔光山是真的有什么苦衷,还是落井下石,最终都要在利益上做文章,洋火厂是四个人合办的,现在停了下来,受损失又不是他们一家,乔光山一个人跳出来,其他两个人一言不发的保持着沉默,好像与这事情无关一样,难道他们扔进去的那些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不由的想起了刚刚离开的李万基,洋火厂他占了三成的股份,乔光山要撤资,他却装个跟个邮差一样,只是过来把消息传递给自己,就搂着那个风sāo的女人扬长而去,难道他就不心疼那些钱吗?
乔光山住在英租界,与东方亿银住的德租界隔着一条海河,戴书岚雇了车,陪着东方亿银来到乔光山的家。
乔府也是一个四合院,管家认的戴书岚,一边差人去通报乔光山,一边将东方亿银和戴书岚引到一间偏厅坐下。乔光山在前清中过举人,虽然生意场上的人并不看重这些,况且现在已经是民国了,但他自己却时常以此自傲,即使是会客用的偏厅也收拾的十分雅致,透着读书人的书卷味。
不多时,乔光山穿着长衫,头戴一顶瓜皮帽走了进来,生意场上的人都有着能看透人心的眼力,东方亿银这时候来,乔光山自然能猜到他的来意,却只是说些关怀的话,嘘寒问暖的,谈及与东方宏当初的交情,竟然掉下几滴眼泪,但决口不提生意上的事情。
戴书岚见他动了情,更加将话题往东方宏身上引,只希望能够打动他,东方亿银却有些急了,这种低头求人的事情实在让人窝火,说道:“乔世伯,洋火厂眼看着就要建起来了,您这时候撤资,不是好端端把买卖送给别人吗?”
乔光山叹息一声,说道:“哎!这也是没办法呀!咱们开门做买卖的,谁不想一夜挣个金娃娃,可是如今这生意越发的难做了,就说我那绸缎铺子吧!如今洋人也插了手进来,人家有洋行撑腰,财大气粗,把我挤兑的都没了活路。我老了,只想着守好这份家业,这种一夜抱个金娃娃的事情还是你们年轻人去干吧!”
戴书岚说道:“乔东家,咱这洋火买卖可是稳妥的很呀!洋人虽然财大气粗,可是只能在城里面闹腾,乡下人家做饭点灯的,谁家不用洋火,只要厂子建起来,咱们沿着海河一路把东西撒下去,您就等着在家里数钱吧!”
乔光山摇摇头,说道:“哪有这样容易的事,洋人做买卖厉害着呢,从前我有一个朋友在乡下开着一间染布作坊,四里八乡的人都来他这里染布,如今也被洋人挤兑的没了活路,前几年就把铺子关了。”
戴书岚还想在劝,乔光山却摆摆手,说道:“贤侄,我知道你如今为难的很,可如今这世道不好混呀!别说咱们这些人了,就算是皇上如今都靠着变卖家里的物件过活,你要是还认我这个世伯,就听我一句劝,早早将厂子卖了,好歹收回些本钱,认赔就是了,总比跌个大跟头,最后落的什么都没有强。”
东方亿银说道:“乔世伯这话是什么意思?”
乔光山说道:“我跟你爹认识也有好多年了,知道他赚下这份家业不容易,不过如今这世道不好,老实本分做生意的人早就没了活路,倒是那些投机取巧,歪门邪道的人过的一天比一天红火,咱们都是老实本分人,还是别淌这趟浑水,趁着手里还有些钱,回乡下买些地,安安分分的过rì子吧!”
东方亿银认真的听着,总觉的他想给自己说什么,但又不想把话说的太透,遮遮掩掩的让人听不明白。
戴书岚说道:“乔东家说的都是老成持重的好话呀!可是如今欠着洋人的钱,倘若还不上他们的本息,少东家名下的那几间铺子怕是也保不住,到时候就什么都没有了,您和老东家认识也有几十年了,总要替他想个办法才好。”
乔光山缓缓的闭上眼睛,喃喃的说道:“哎!还能有什么办法。”
东方亿银说道:“乔世伯,我家里的情况您是知道的,如今真的是一点钱都没有了,就算是您要撤资,也该等厂子建好了再撤,那样投进去的钱也不会受损失,可是您这时候撤资,不是明摆着把钱往水里扔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