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所谓佛性(1/2)
() 翻开经书的第三页,熟悉的眩晕之感再次袭上心头,悟心缓缓的进入了幻境之中。
此次悟心再次来到了一处陌生所在,这是一间颇为广大的佛殿,殿内坐着许多的僧人,其中年长者占了大多数,更为奇异的是,更大一些的神秀此时正坐在所有僧人的对面,神情淡然的面对众僧侃侃而谈,进行着一场辩论。
这是一场有关于佛xìng的辩论,而在座的僧人都是领悟了佛法真谛的高僧大德,对于佛xìng都有着自己的体悟,不过一场辩论总有着代表,因此便由五位年岁最长修为最高的老和尚作为代表,他们也分别说出了自己对佛xìng的理解。
不过神秀却摇了摇头,说道:“你们都错了,你们说的皆非真正的佛xìng,你们都被魔头迷惑了。”
众僧自然不信,其中作为代表坐于正中的一位老和尚说道:“我们这些人虽然修为不高,但是既然修持出了佛家神通,自然是领悟了佛法真谛,明悟了本心佛xìng的存在,你怎么可以说我们的领悟并非是真正佛xìng,那我们的神通又从何而来。”
神秀又摇了摇头,说道;“如来应身灭后,诸菩萨大开方便之门,因此世间众生信愿便可成佛,你们用了净土易行法,并非己度,乃是他度,自然不必明悟真正的佛xìng便可获取佛果。
此言一出,似乎直击众僧的要害,竟说的众僧哑口无言,唯有坐中的老和尚勉强说道:“你贬斥我等没有领悟佛的真xìng,那你倒是说说,何为真正的佛xìng。”
神秀微微一笑,开始说起佛家经典《涅盘经》,初始时众僧嗤之以鼻,并加以反驳,只因此经众所周知,殿内诸人对此经早有领悟,神秀说这部经书又能说出什么新意。
但是神秀说一段佛经便解释一番,并从容的应对众僧的辩驳,说到最后,众僧突然发现。神秀说的《涅盘经》所蕴含的佛理当真是妙不可言,很多都是众僧所没有领悟的。
因此到了最后,大殿之中众僧默然不语,居然只有神秀一人的声音在大殿回响。
当他说到盲人摸象的故事,并解释了此中蕴含的佛理,让众人明白他们将sè、受、想、行、识、有我等偏见错当成了佛xìng之时,众僧突然离座,刚才坐于正中的老和尚则恭敬的问道:“不知何法能够教育我们这些浅根xìng者,让我们明悟真正的佛xìng?”
神秀闻言又解说了《涅盘经》之中记载的“防六贼”、“龟藏六”、“牧牛”、“调象”等法,使得众僧豁然开悟,接着竟以师礼跪拜于地。
神秀于这时起身,说道:“我出寺游历已有十载,旨意便是理顺心中诸多的佛经义理,如今来到此地参加了这场辩论,算是彻底的贯通了,故而你们不必谢我,我反而要感谢你们,如今我将要入流沙之地苦行,不得真法誓不回返,我们有缘再见吧!”
说完衣袂飘然而起,身影随即消失不见,只留下虔诚跪拜一地的众僧,而悟心的眼前也是一阵模糊,等到一切稳定之时,他已经脱离了大殿,与神秀一起来到了黄沙漫天之地。
这里当真是险恶,千里黄沙,渺无人迹,天上的rì头更是如同火球一般,炙烤的人心中发慌。
不过行走此间的神秀却显的很平静,就这般一直于黄沙之地一路向前行走,甚至为了磨练自己,居然将自己的一身修为都尽数封禁了。
因此,行走到第十rì时,修为全无滴水未进的神秀已经失去了往rì的光彩,容光不在,皮肤干裂有如树皮,身体枯瘦如同厉鬼,似乎只剩下一缕执念驱使着他继续向前行走。
就这样一直的走,直到再无力气之时,神秀才盘膝于地,用干哑的嗓音小声嘀咕道:“原来当年佛祖便是这般苦行得道的,果然有一些道理存在。”
说完闭目盘膝不动,并一坐便是十个rì夜,期间一场沙暴袭来,将神秀湮没于沙中,不可见了。
不过悟心却知道神秀仍然活着,只因此次进入幻境有些不同于以往,他竟然与幻境之中的神秀建立了某种神秘的联系,可以隐隐的感知到神秀的存在。
而这种联系在神秀盘膝坐于地上之后更是变的愈渐强烈,一点点的,一种玄妙的感觉顺着这种神秘的联系传递进了悟心的心中,让悟心徒然生出了许多感动。
该如何形容这种感觉呢?就像枯树泛出新芽,枯禅蜕皮新生,那种死境之中焕发生机的涅槃重生之感若非亲身经历,便实难知晓这其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玄妙感受和高深妙理。
神秀此时的状态便是如此,他在佛法大成之后,刻意的将自己逼入绝境,然后以大慧力将这种刻意化为了无意,渐渐的进入了奇异的涅槃状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