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科特(2/2)
“奴隶船?现在还有奴隶?等等——”陈东一时被弄混了,先不说科特话中的奇怪地方,这次提到的奴隶也让他感觉不可思议,“难道你说的海军遇到奴隶船时不会劫下来,保证上面的人的zì yóu。”
“哼。海军,这帮家伙比海贼还要恶心。”说话的不是科特,而是兹泽夫,他控制的身体是光头大汉,正拿着科特收拢回来的武器削切木头,他准备制作更适合自己的傀儡。也许对海军有偏见,听到陈东的话后笑出了声,“奴隶交易明面上被禁止,可世界zhèng fǔ还是暗地里默许它的存在,海军,那些家伙怎么可能得罪奴隶商人。”
说这些话时,兹泽夫语气不忿,但因为他是寄存肉身的原因,光头大汉没有丝毫表情。
科特在他说完后的几秒才开口:“你说的是香波岛吧。当年我们杀死天龙人时,就是在这片群岛上。”
“我还有个问题,科特,既然你和你的船长以及手下没有伤害过普通人,为什么海军要追捕你们?”陈东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奴隶贸易哪怕他的前世也存在,只是变得十分隐蔽,在任何一个法制国家,这种事情一旦曝光,绝对会引起公愤。虽然世界是由有钱人组成的,可随着制度的明朗化,特别个人素质的提升,除了真正的“王侯”之家,一般人很难像以前一样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即使有,除了极个别的外,他们花费的成本也将是以前的好几倍(同样,要查处这些人时,他们的关系网将变得让普通的jǐng务人员望而却步)。
“因为是海贼啊!”科特从自己继承到了记忆力回忆,发现那个世界其实也有海贼,只是势力非常弱小,类似这个世界的土匪与山贼,不值一提。
这个答案让陈东感觉蛋疼,几乎用扭曲的面孔看着他:“既然你们的目的是在海底探宝,为什么要对外宣称自己是海贼?难道就不能用冒险队,旅行团,科研考察队来替代吗?”
随后,兹泽夫与科特傻愣愣的看着他,直到过去几十秒,科特才对他解释因由。
其实不是什么大的原因,在科特一番解释后陈东了解,“海贼”这个词在这个世界有很多意思。它包含伟大、坚强、冒险、勇气、拼搏、忠诚、善良乃至无惧等崇高jīng神的意思,而同时,也有血腥、杀戮、残忍、暴虐、冷酷、无情等负面信息。真应了一句话,对待朋友,如chūn天般温暖;对待敌人,如寒冬般无情。
陈东很奇怪这样一个词汇会有两种极端的含义。
普通的冒险jīng神以及拼搏jīng神并不能和“海贼”jīng神比肩,就像“道歉”与“诚恳地道歉”、“真诚的道歉”字面上的差异,虽然无论什么,最后都要以实质xìng的内容为主,但仅就字面上的意义而言,“海贼”比其他热血的词汇更适合勇者。
而想到这一点后,陈东不得不怀疑,是不是在这个世界,“海贼”原先的意思与现在大家知道的完全不同。由于某种历史原因,后人,或者说世界zhèng fǔ,为了掩盖这一点,将“海贼”附加到在海洋上打家劫舍,强取豪夺的海盗身上。
陈东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自己是过来人,现代社会有太多奇葩的词汇就是这样出现的。
比如:那一年,苍井空还是处女,2B只是一支铅笔,菊花仅仅是一朵花,鲍鱼不过是种海鲜,木耳从来没有粉红sè的,就连冠希都没有接触相机。到了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如果有人把“菊花”、“鲍鱼”甚至黑“木耳”与粉“木耳”放到一起,这人肯定是个闷sāo。
连各种考试用的2B铅笔,rì本国的菊花,美味的鲍鱼以及rì常看到的木耳都能惨遭毒手,何况“海贼”一词。
有历史根据的便是“愚不可及”,原先是孔子的感叹:说的是某个国家的一个人,当国家政治清明,他表现的十分睿智,当国家政治灰暗,就表现的十分愚钝。于是孔子感慨:我的聪明才智能比的上他,我的愚钝就比不上他了。
而到后来,愚不可及真就成了愚不可及,哪怕有历史考证,也不能改变大家用词习惯。类似的还有“好人”、“天真”、“单纯”,从褒义逐渐退下来,甚至成了贬义。
这个问题陈东不会深究,毕竟是他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与其毫无关系。但也明白了,在大海上冒险且无拘无束的人,不管对方打着什么旗号,除非有某个国家颁布的证明,否则,一律被世界zhèng fǔ打上“海贼”的标签。
这里的海洋甚至没有“公海”,一切由世界zhèng fǔ下的海军说了算。
仅此一点,陈东就在心里厌恶世界zhèng fǔ与海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