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菲律宾的解放(1/2)
() 自红jǐng军团向米国宣战以来,数万驻菲米军的好rì子就到头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个道理并不是只有太祖才懂,米国上下也有不少人很明白这一点;唐原其实也懂,只是未必一直做得到。
米国驻菲陆军,不仅在大量加修工事,还组织起一支十几万的仆从军,反正这些土人,只要拿着冷兵器、乖乖地当苦力和炮灰就好;米国远东舰队(红jǐng军团横扫南洋后组建的)也加紧布置水雷,准备严防死守。
尽管米国人从未得到过红jǐng军团海军的情报,但红jǐng能够将二十万红军战士同时送往印尼各地登陆,这绝对不是一支小舰队可以做到的,米国人自然不会让远东舰队这点舰船草率出战。
实际上这是外界误会了,“两栖登陆艇”因为可以从永久时空门来回穿行,唐原才生产了两万艘之多,这才能一次xìng投送二十万人,但其他舰船、潜艇,相比之下,数量就很稀少了。
在B位面,唐原一共才生产四艘无畏级炮舰(改装为两座双联装、400mm口径的主炮塔,额外改装费用为400T)、十艘宙斯盾防空巡洋舰、二十艘驱逐舰(可反潜)、二十艘飓风潜艇、二十艘雷鸣潜艇、二十艘“航-I”(改版航母,将战机容量增加到60架,造价3000T)。
在A位面,唐原所生产的海军才稍微多一点,一百艘宙斯盾防空巡洋舰、二百艘驱逐舰(可反潜)、一百艘飓风潜艇、一百艘雷鸣潜艇、一百艘“航-I”、一百艘“潜-I”(改版雷鸣潜艇,增加了潜shè洲际导弹和氢弹头)。
为了减少李宗仁部收复台湾的压力,唐原只“扣下”了十艘雷鸣潜艇和部分两栖登陆艇,其余的舰船全部以“加强舰队”的名义派往台湾方向,因此谭雅只好亲率数百海豹突击队去收复菲律宾,也就是所谓的“直属卫队”。
尽管兵力稀少,但谭雅和唐原都是很有信心的,这个年代的米军,无论是武器、还是战斗意志,都远远比不上倭国的关东军;而海豹突击队原本是红jǐng基地的最强步兵之一(特定条件下,其他特殊兵种也很牛,比如磁暴步兵、狙击手、尤里复制人、狂兽人等),在菲律宾这样的地理条件下更是如鱼得水。
在游戏中盟军任务关里面,有个“太阳神殿”的战役,战役的任务就是靠空降的海豹突击队和少许援军端掉苏军基地;在红jǐng位面,也的确有过这样的战例,指挥官就是谭雅。
唐原在有信心的同时,也很期待,他想看看谭雅在这里是怎样把特种战发扬光大的。在这里,唐原不打算给谭雅太多的援助,像游戏中的坦克、空降兵等支援是没有的,随军前往的基地车只会担当采矿和防守的任务。当然,在菲律宾的米军,在实力、潜力上也远比不上游戏中苏军基地,他们可没有基地车之类的好东西,连重炮都不多,要知道菲律宾只是殖民地而已。
唐原本以为谭雅会在各地进行登陆、然后执行斩首战术或者是麻雀战,可实际上谭雅这个暴力分子,完全是正面火力覆盖、海豹突击渗透相结合的打发。
十艘雷鸣潜艇在夜间猝然发难,远远地用巡航导弹攻击米军远东舰队,这可不是游戏,不是非得用鱼雷来对付敌军舰船的,而这支仓促组建的舰队中,就没有一艘能硬抗住巡航导弹的。
米国远东舰队上下,从未想过会遭遇这种攻击,暂未被击沉的舰船纷纷出港寻敌,在这个时候,他们之前布下的、密密麻麻的水雷就不再是“保护伞”了,反而是催命符,事先留下的狭窄航道,压根不允许他们快速通行。
上有巡航导弹,下有水雷,最终米国远东舰队只有两艘驱逐舰成功的驶出了雷区,并在舰载雷达上找到了躲得远远的雷鸣潜艇,同时还探测到急速逼近的二十枚鱼雷,来自雷鸣潜艇的高速鱼雷。
这二十枚鱼雷已经严密的封杀了生路,米国这两艘“成功突围、找到敌舰”的驱逐舰,在绝望之下,对着远方发shè了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深水炸弹,然后就憋屈的被鱼雷炸成几段、然后迅速的沉没了。
至于这批深水炸弹,尽管匆忙之下瞄得挺准、定深也对,却依旧没有任何收获,雷鸣潜艇早在深水炸弹落下之前就规避开了。
摧毁了米国远东舰队之后,十艘雷鸣潜艇得势不饶人,开始向米军岸防阵地发动导弹袭击。这可是B位面,菲律宾这里的米国陆军从未见过这种打法,不见抢滩登陆,只见一枚枚巨大的“炮弹”从看不到的远方袭来、然后jīng准的摧毁一个个火力点,米军顿时溃败了、放弃了辛苦建好的岸防工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