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共鸣一曲(1/2)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方乃乐从替身乐乐的表述中果然找到了一些可疑之处,这让方乃乐心中不禁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并且行动也越发紧张起来,并且离开了原来的住处,搬迁到宫中偏远之地,时隔几日才会见一次自己的分身。
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曾又三次造访珍妃井,并且诚心恳请对方能够出手帮助自己渡过这次劫难,可惜这三次里珍妃连跟方乃乐搭个话都没有。
方乃乐悉心思滤着,其实接连四次的失败已经让方乃乐提不起雄心来了,他想到自己曾读过的一本书,销售的成功在于不断的跟进,第一次销售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几率,第二跟进则会有百分之十的成功几率,第三次跟进则会有百分之三十的成功几率,到了第四次就有百分之七十的成功几率了。
想到这里方乃乐连忙摇摇头让自己的负面情绪甩开,最终包着不死不休的壮志再次卷起一股冷风朝珍妃井飞去。
珍妃井所在的院落里荒草丛生,普通的宫人也不愿轻易接近,此刻天空正淅淅沥沥的下着温润的小雨,砖缝间的野草飒飒风声,长出一点青翠生机。
已是三月风微暖,方乃乐站在荒漠的院落里,老树古墙,枯井荒草最是扣心荡怀,惹人遐想怀旧。
方乃乐远远的站在泥泞的青石路上,他一来到这里便听到珍妃庙中传出一曲琴音袅袅婉转,雨声相伴青竹入景,这琴音多哀婉叹息,使方乃乐不禁止住脚步静心品味其中的意境。
他回想清朝的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带着大部分人马逃出紫禁城,却因为珍妃不愿一同随去,而在光绪帝面前将珍妃投入井中,当时也是大雨连天,刚刚雨过天晴的时候,看来珍妃是在怀念当年之情了。
琴声忽然转而多缠绵相思,方乃乐脑瓜一动,猜测对方应该是在思念自己的夫君光绪皇帝,想到此方乃乐灵机一现,随着琴音,应景应情的吟唱起来。
“有些爱像断线纸鸢,结局悲余手中线。有些恨像是一个圈,冤冤相报不了结。有些情入苦难回绵,窗间月夕夕成玦。有些仇心藏却无言,腹化风雪为刀剑。”
这六句诗本是从歌词中截取出来的,不过却就事论事一般合情合心,况且同样悲哀婉转,饱含情意。
吟至此,对方的琴音渐渐停了下来,珍妃这次竟主动开口道:“有时候做事执着也是偏执,不过你也是性情之人,我本不想理你的,可你这诗词却让我入耳如入腹。”
方乃乐终于心中大喜,他开口回道:“在下身为后人,对前辈的事情也略有耳闻,心中同情前辈的遭遇,才会擅自开口吟出这六句诗词。
前辈也不必太过伤心,自古有情人多是磨难,这珍妃庙不就是后人感叹前辈的不幸遭遇,而建造的一座庙宇吗?”其实方乃乐一开始确实打算吟唱出一些符合珍妃的诗词,好打动对方,无奈腹中空白无词,只好唱出了当代许嵩的“清明雨上”,虽然只是流行歌曲,略显庸俗,不过却诗意颇浓,寓意也符合此情此景,还真唱到珍妃心里去了。
珍妃轻叹一口气,方乃乐看到窗纱后面坐着一位清秀妙曼的身影,她双手抚琴,同样隔着窗纱,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开口说道:“我想起当年跟光绪一同游玩“麋鹿苑”,那时也是春光三月。”
接着满腹诗词的吟诵起来:“碧水两岸柳平分,郁郁新叶青黄波。麋鹿年年不掩群,青草无忧羡人心。可怜三月万物生,唔自心衰肠断殇。”
最后两句骤然一改诗风,竟说的这样凄凉,方乃乐心中暗自佩服古代传统美女的才华横溢,同时也知道自己此番造访,大有可为。
不禁接着道:“看来前辈对当年之事还是很在意的,人本有情怎可能斩断六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