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左道 > 第十八章 古今世情一般同

第十八章 古今世情一般同(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宋武皇 刀笔吏 穿越之从老头开始 现代天师的修道生涯 无上大魔神 我成了防御法宝 斗武皇 鸣天纪 文娱之神 至尊屠

日头东边升,西边落,一天接一天过,每天都是十二时辰。日月如梭,不论是现代还是大明时代,古今一般同。不知不觉间,李三思在萧山县里做冯县令的幕宾已经半月有余。

他的这个在大明的第一份工作做得到也惬意,并无不适之感。

所谓“幕宾”其实和“师爷”差不多是一回事。但“师爷”这个称谓起源于明未,盛行于清代。至于“绍兴师爷”流布于各级官场,把持基层蔗政,就又要晚上一些。在李三思所在的明代嘉靖年间,还不太盛行“师爷”这个称呼。

幕宾的做法也挺有讲究,蛇有蛇道,鼠有鼠道。有名头没有办事才干的人做逍遥派,没名头有才干的做实干派。

大诗人李白做永王的幕宾时,就是彻底的逍遥派,每天也不参与军政事务,只管喝酒赋诗便是。他就算想抓点实权干点实事,永王多半也是不许。后来永王谋逆镇压,李白到底是被连累了一把,获罪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还,心情大好,这才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名句。

李三思觉得,做彻底的逍遥派其实并不太好。

清代名臣左宗棠做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宾时,就是真正的实干派。巡抚府的大小事务他说了就算,骆秉章决不更改。左的脾气极大。某次,他见永州镇总兵樊燮时,要求对方向自己下跪行礼。樊燮是二品总兵,哪里肯向一个没品级的幕宾下跪?于是被左大骂一句:“王八蛋,滚出去。”

樊燮咽不下这口气,一路告状告到咸丰帝那里。官司打了两三个来回,到底是左宗棠被迫撤出幕府,自此弃笔从戎,樊燮被革职。樊燮回到老家后,受伤害的自尊心一直创痛未愈,于是他把左的那句“王八蛋,滚出去”刻成牌位供在案上,让两个儿子每天都要参拜一遍念一遍,不考上进士不撤牌位,后来两个儿子也真都中了进士。

李三思既不想学李白那样潇酒,也不愿像左宗棠那样嚣李。他是只喝酒,不赋诗,实事也干,但不多,只挑自己感兴趣的、要紧的事插上一把手。县衙里的钱谷赋税、帐册文书等烦琐事务,他一来并不喜欢,二来也不擅长,且另有钱谷师爷佐理其事,也没有他插手的余地。

李三思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对这些方面的事情会挑着看一看,了解个大概而已,并不轻易发言。他很清楚,冯县令延聘自己,是让自己决疑断难佐理刑狱,而不是越俎代庖四处插手。自己年纪既轻,资历又浅,更是初来乍到,自然是低调些的好。

公务之余,李三思也着意了解这萧山县的民情民俗。他特意向县衙中的熟知地方情况的老吏询问本地有哪些头面人物,得知

县中的两大头面人物郑伯爵和黄士定各有来历。

郑伯爵就是世袭蒙阴伯府的老爷。太祖开国定制,给异姓功臣爵位分为三等,公、候、伯。国朝大封爵位的情况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太祖开国大赏功臣;第二次是燕王靖难成功;最近的一次就是夺门之变,英宗复位,封赏有功之人。后两次颇有滥封爵位的嫌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