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驼子过沟就地滚(1/2)
李三思微笑道:“大人更悠闲,也不去现场,往常总是亲自去勘验。这是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一来一往,两人相视一笑,点到为止。
周氏所在村子离县城不远。才小半个时辰,毛捕快就随着那地保骑着马赶到了案发现场。接着,他在一片狼籍的牛棚里仔细察看了一番,发现了所有李三思想让他看到的东西:牛耳朵上几道凌乱的轻微割痕、从系牛的地方到床铺的之间的地上那一长道淋漓的血迹,以及床上血染的被子上连着的一条尚未撕脱的布条。
那地保瞧在眼里,心里直犯嘀咕:“案发来的时候,似乎就是床铺和床边有血,别处没有。”嘀咕归嘀咕,他却不敢透露心中的疑问:否则,自己负有监管现场的责任,出了差错,吃板子岂不是自己?那位李爷说话行事滴水不漏,十分厉害,着实惹他不得,自己又何必管这个闲事得罪人?
毛捕快勘验完现场后,回到县衙,到后堂去找到冯县令,正要开口禀报。冯县令一挥手,阻止他道:“待我重新升堂,你再当堂禀报你查明的结果。”
毛捕快就有点暗暗纳闷,在哪儿说不是一样么?
李三思却心中暗叹,这冯县令做官的本事实在是太精了!
于是,此案重新升堂。毛捕快站在公案下首,当着众多围观百姓的面,向冯县令禀报道:“大人,小人仔细察看现场后,发现牛棚里有一头黄牛,牛耳朵上有几道凌乱的割痕;从系牛的地方到墙角搭着的一李床铺之间,地上有一长条血迹相连,似乎是人跑动时洒下的;墙角的床铺上血透棉被,那吴六应该确实是在床上喷了好多血;棉被的被套儿上连着一条没被扯脱的布条,到也合乎周氏所说。”
冯县令点点头,问:“你可看仔细了?”
毛捕快答道:“看仔细了。”
冯县令“唔”了一声,摸着下巴问毛捕快:“依你看,周氏所说的话是实了?”
毛捕快听了,心说:“你这么个问法儿,自然是倾向于认定周氏说的话是实了,却偏要我来说出口。”于是迟疑了一下,答道:“是实。”
毛捕快“是实”这两字一出。围观的许多百姓一齐发出一声轻轻的吁气声,知道这周氏的性命是留下了。那王火旺好酒无赖,不务正业,素来就爱偷鸡摸狗,招惹乡邻,是招人厌的主儿。众人对他的死不仅没什么惋惜,更是隐约觉得这周氏杀夫是为乡里除了一害。有人更是交头接耳,互相议论称天理昭彰,周氏不当死。
“休得喧闹。”冯县令一拍惊堂木,朗声道,“案情既已查实。犯妇周氏,持家无道,相夫无能,不能劝导其夫勤于正业,致使其夫醉后被过失杀死。现判决如下:周氏犯过失杀人罪,依律杖一百。可依律收赎。”这最后一句“依律收赎”指的是犯人向官府或苦主交纳一定数额的银两或粟米赎免罪过,可以免刑。早在明初,朱元璋为充实国库,便针对一些较轻的罪名制定了“收赎”律条。周氏若是男子,除杖一百,也要流三千里。但按明制,妇女可免流刑。
周氏死里逃生,于是跪喊“青天大老爷”谢恩服罪。李三思一眼瞥见站在一旁的王火旺的那位堂弟王火明面露不满之色,嘴唇微动,一副欲言欲止的样子,却终于是没说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