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一通海口一万斗(1/2)
来人是冯县令的亲随,对李三思说有紧急公事,冯县令请他去县衙商议。李三思到了县衙之后,发现冯县令,赵县丞和丁师爷都已经坐在那儿了,一个个表情焦灼,愁眉不展。
事情归根结源还是出在了这要命的旱灾上。因为久旱不雨,庄稼薄收,米价随之腾贵,本地许多不良商贾豪强趁机囤积居奇,为首的便是郑伯爵府名下的米铺粮行。尤其是这一个月来,米价暴涨了两三倍,商家眼看有利可图,旱势难解,也就更加惜售。城中的普通居民早已积怨多时,恨不得食这些不良商贾们的肉。
因着一个买米的百姓偶尔和郑家米行的一个伙计起了口角,终于引得群情激愤,数百人一齐围了米行,要求郑家米行平价售粮。郑家哪里肯答应?众人便有动手哄抢的架势,形势已是一触即发。若是当真引发群乱,起了民变,那可就是不得了的大事情,在座的众人一个个都落不了好。
县衙能动用的兵勇捕快等不过数十人,控制不住局势,也不敢当真硬来去强行驱散聚集的人群。否则要是惹出流血事件来,更不知有多大的后患。冯县令刚亲自出面去向人群讲了一回话,劝了一回,迄无效用。众百姓是不见粮食不散伙。李三思问明情况后,一时之间也是难有良策。
丁师爷忽然抬起头来,两眼放射出阴狠的光芒,道:“依我看,应当快刀斩乱麻,擒贼先擒王,出手抓几个为首的闹得凶的刁民,当场杖毙,杀一杀这帮乱民的气焰!否则,他们抢了粮行,就敢抢富户,接着就敢抢官库,最后就敢造反。眼下正值大灾之年,人心思乱,形格势禁,必须从重从快。”
李三思一听就立马跳了起来,说道:“不可!一旦见血,必出大乱!”
丁师爷因着代两名犯罪狱吏求情不成的事,与他早有芥蒂,当下冷着笑道:“李先生,你要是有不见血的好法子,那就使将出来呀!光是摆姿态做好人,能顶得什么用?”
李三思听出了他的敌意,也冷笑着道:“好!若是我不费一兵一卒平息此事。你该当怎样?”
丁师爷嗤之以鼻,颚下一络鼠须翘了起来:“你若是能不费一兵一卒平息此事,我向你斟茶认错,尊你为大!若是你平息不了,徒放大话,又该怎样?”
李三思道:“若是我摆不平这件事,我就向你斟茶认错,尊你为大!”
冯县令见自己的两位左膀右臂赌上了气,忙放话打圆场道:“都什么时候了?要是这闹出大祸端来,咱们得一块儿去牢里喝茶去,争这个闲气做什么?”
他又转头看向李三思,满是期待地问:“你真有什么好办法?”
李三思淡淡一笑道:“见机行事!”
冯县令还以为他真是成竹在胸,听他这么一说,心里顿时拔凉拔凉的,失望透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