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国记忆 > 第118章 机场大罢工

第118章 机场大罢工(1/2)

目录
好书推荐: 超级医仙 宫廷营养师 重生之娱乐魔法师 夜黑情高 越夜越嚣张 激狂情人夜 新版大官场 守护未来 代嫁:王的辣手皇妃 肉食者聂让

一九四七年的冬天,大年三十,气温陡降,猛烈的西北风“呼——呼——呼——”地刮着,好像张开大口的雄狮一样,要把这人世间的一切一口吞噬似的。大树吹弯了腰,出“呜,呜”的悲鸣,低矮的茅草房,被狂暴的风吹得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像是在呻吟;一大片一大片的松树,涛声怒吼,如千军万马在奔驰。大地在震撼,在摇动。大风一个劲地猛烈地吼叫着,狂奔着。过了一会儿,风渐渐地小了。天上乌沉沉的,云块在飘动,翻滚。时而聚集在一起,时而又各奔东西。天色时而变得乌沉沉的,时而变成铅灰色的。气温下降得厉害,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

渐渐地,朔风夹带着稀稀落落的雪花飘洒而来。天黑了,天空灰朦朦的;大地沉睡了,死一般的寂静、凄凉。风,仍在不停地狂叫着;雪,逐渐地大了,纷纷扬扬,鹅毛般地飘洒下来。这,隆冬的夜啊,锦衣玉食,著裘袍饮琼浆者,安然梦乡奇境。爆竹声声,送旧迎新,以求来年洪福。衣不遮体者,食不果腹者,则惨然地熬煎着,拼命地挣扎着,除夕之夜,冷冷清清,死气沉沉。

在机场上,那些月有俸禄,日有三餐的官吏,在安睡,在纵欲,在威*催命;而三餐无着,立身露天的民工们,还冒着风雪严寒,拖着沉重的腿,在工地上走着,艰难地走着。头上,变白了;身上,也变白了。全身都变白了,像穿了一身孝服。他们,脚下时而打滑;嘴里不断冒出粗气,吐出白烟;双手冷得红肿痛;满脸刀割一般。眼前,变得一片迷惘。

在这奴役与被奴役,欺压与被欺压的世界上,人失去了应有的自由、尊严,起码的权力。此时此刻,风雪交加,寒气*人,如刀似剑。苦难的民工,仍在不停地劳作,他们是为了什么呢?是被迫,是威*?还是为了自身的自由,而拼搏呢?或许是吧,或许一点也不是。他们曾经有过那么一次、两次的抗议,眼下他们却如此循规蹈矩,是因为官吏的强权吗?是因为他们受命于天而听天由命吗?不是。那么,他们为什么这么服服帖帖,他们为什么要这般忍辱负重,甚或承受着死的威胁而不顾呢?

一夜的风吹雪飘,早晨,大地变成了粉桩世界。不,像用一匹硕大无边的白布覆盖着似的。显得那么凄凉、悲哀,像一具披孝布覆盖着的僵尸,孤独一处,无人理会似的。

说也奇怪,一夜鹅毛般的大雪,迎来了宁静的白天。风,早已停息;雪,下得很小很小,只有零星的片片小雪花仍然在浑沌的天空飘舞,寒气袭人。

新年伊始,一切显得单调,死沉沉的,没有生气。

徐蛟坐在没有暖气设备的办公室里,心绪颇不宁静。烟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着,还是无法排解心中的烦恼,到这里已经好几个月了,事情办得很不满意,工程进展缓慢,一次又一次的紧急会议,一项一项的紧急措施,一个又一个的锦囊妙计,都没有作用,如同一团棉花投到水里一样,几乎连一个水泡都没有看见。嗯,都是一些酒囊饭袋,党国靠这样一些人,怎么能够兴旺达?那个腐儒竟然提出滑稽可笑的东西,真是不识时务,不知变通。总指挥庸庸之辈,怎堪负此重任?还口口声声地叫苦,一点儿都不能鼓动群众,难啰。那些民工,就像丢了魂儿似的,整天没精打采的,一丝一毫的积极性都说不上,心里不觉打了一个寒颤。

但是,他还有一点儿值得自我安慰和欣喜的地方,那就是美军高级军事顾问,没有在元旦前到机场视察,时间推迟。至于什么时候,临时通知。谢天谢地,要是马上来看到这景况,在美国人面前,真的就要低人三分,还要挨训斥呢。越迟越好,越迟越好,谢天谢地。他心里这样想着。

“噹噹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他心里紧了一下,拿起话筒,“咹,什么,什么?他们要来?”“听清楚了吗?”“徐处长,听清楚了吗?”对方问道。“明白,明白,明白了。这个,这个,再推迟不行吗?这是刚元旦啊!”“处座,这是美国高级军事顾问的事,我无法回答。”“哦,哦,好,好。”徐蛟的额头上涔出了汗珠,他用手帕在额头上轻轻地揩着。嗯,真他娘的晦气。这,真是一个苦差事,捞不到半点油水,将会受气挨骂。他心里又有一股无名火,想迁怒于下属,不行;想转嫁于民工,更是不行。这时,他倒怨上峰给他这个重任,他知道,弄不好,还要丢乌纱帽。

五分钟以后,他把所有的重要官员和参谋都招呼拢来,立即布置了任务。毋需多言,人人带着命令,诚惶诚恐地离开了他的办公室。总指挥迟走一步:“特派员,天气如此寒冷,又是新年,叫民工们去突击,工钱增加五倍怕都困难,何况只增加一倍。”

“你的意思?”

“干脆就歇工,以示我们关爱百姓,美军顾问来看到还要好些。”

“废话,善不用兵。美国人讲效率,讲实际。我们还得做给美国人看一看。”徐蛟生气道。

总指挥出了门,心里也憋着一肚子的气:“一个特派员,有啥子了不起?哼,是奇才还是蠢才,是英雄还是狗雄,我今天就要看一看你的能耐!”

几天前,铁石他们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地下党骨干会议,研究了在美军高级军事顾问前来视察机场扩建工程时,组织民工如何罢工的事宜。应该说,一切都部署妥当了。昨天晚上,铁石他们又碰了头,李加明说:“美军顾问视察一事已经改期了,具体时间尚不清楚。”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好准备工作,有备无患。”铁石说道。

“作好思想上的准备,这是第一要紧的。这样,随时都可以行动。”

“老李,了解到新的情况,就及时转达给具体负责的同志。”铁石说道。

今天,遍地是雪,是雪的世界。民工们都没有上工。还好,监工也似乎产生了恻隐之心,并没有像催命鬼似的来吆喝,更没有听到监工骂人的粗话秽语。

天上还在下雪,一天一夜的风雪,使很多民工着了凉,咳嗽不止。许多民工,或者坐在工棚里的木条和竹子绑的土床上,用破旧的棉絮遮盖着下身,议论着,出怨言和叹息的声音;或者困在土床上,用不能御寒的又破又脏的棉絮盖着,时不时地和其他的人搭上两句话:“又冷又饿,日子难过。”“老天不长眼,为啥子东家不劳而获吃肉吃蛋,我们常年劳动无吃没穿。”“有钱人过年欢欢喜喜,我们穷人过年凄凄惨惨。”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工棚里本来就冷,这样一来,大家似乎得到了一种满足和安慰。

“叽叽叽。”急促的口哨声在工棚外面不断地吹起,这是上工的号令。

民工们正谈得高兴的时候,听到这催命鬼般的声音,心里就产生了一种反感:“你要我卖命,为个啥,老子就没有那么傻,来个不客气。”“嗯,大雪天,要我们上工,硬是没有把我们当成*人看,我也不买他娘的帐。”“说得那么孬脱,变成了鱼鳅就只得钻泥巴。”“哼,到时候就知道了,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民工们一边慢吞吞地从土床上爬起来,一边彼此议论纷纷。尽管大家各说不一,但是他们都有满肚子的怨气,心里都有一股无名的火。一旦遇到干柴,就会立刻燃烧起来,变成熊熊烈火,蔓延开去,成为燎原之势。

他们挑箢篼,拗着箩筐,提着锉子,扛着锄头,拿着扁担,迎着刺骨的寒风,顶着飘飞的雪花,朝工地上慢吞慢吞地走去。

今天又有些奇怪,监工们一个也没有来了,他们跑到哪里去了呢?是因为寒冷不愿到工地上监工?是由于大慈悲而去做别的事?还是怕前来监工而惹起民工的不满挨揍?

民工呢?虽然心里很不满,口里也流露出不满的情绪,但是,他们一上工,还是一如既往地劳动。这又是为什么呢?他们的心里,有着自己的打算,小组长成了他们的组织者和直接领导者。一切,他们还是自觉地听组长的。他们愿意这么做。组长的命运和他们一样,都是同一根苦藤上的瓜。

今天这么冷,组长带着他们毫无怨言地上工,看得出来,今天有着特殊的情况。几天前,组长像是无意识地对身边的民工说:“各位兄弟,我们都是人生父母养的,我们修机场,干啥子,让飞机去炸我们的爹娘,穷苦的兄弟姐妹。卖啥子命,自相残杀,太不划算,太愚蠢。我们死了,阴间的鬼也要和我们拼的。好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许多民工小组长都在这样议论。周鼎文、杨奎龙、肖吉明、邹军他们先这样说,后来大家就暗中串联组长,结果,没有两天,许多组长都团结在一起,用各种方式进行宣传,鼓动民工对扩建机场的反感情绪。一切工作都作好了,就等待着那么一个时刻的到来。今天,这种反常的情况,预示着特殊情况的到来。各人心中有数,各位组长心中更是有数。

铁石和李加明分别走到民工组长身边,对他们作了罢工的暗示。铁石对邹军说:“这次,就要看你这个武生的表演能不能使观众喝彩了。”“你放心,包你满意。”“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不要夸海口,吹牛皮。”邹军“嘿嘿嘿”地笑了两声:“你就看吧。”

周鼎文的心情变得比大家都还紧张,在支委会上,研究决定李加明负责总的指挥,但是不露面。铁石呢?负责指挥,但是要少露面。抛头露面的工作,主要由周鼎文负责。他不是畏惧,而是担心搞不好,所以心思不宁,情绪显得紧张。这和打游击不同,这是和敌人进行面对面的非刀非枪的斗争。当然,关键时候,也不排除使用枪。这对周鼎文来说,还是第一次尝试。

邹军变得与过去似乎迥然不同,他少言寡语,拼命运土,像是在挣顶子来戴似的。但是,他的心里明白,在这关键时刻,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重要,不能轻意露马脚。他的任务是,协助周鼎文进行公开的活动。他知道,他肩上的担子不是可以用秤来称的。他学到了运用计谋。他心里盘算着如何办;他想了许多,想得很细很周到。

肖吉明,是一个哑子吃汤元——心中有数的人。他不轻意露声色,对什么事都来个三思而后行,有大智若愚的个性。

风,小了,但是还在“呼,呼,呼”地吹着;雪,没有停,还是零零星星地飘动着,飞舞着;天空、乌云似乎少了些,但是,还是铅灰色的。元旦,新的一天,新年的开端,给人们的印象是这样的寂寥、冷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