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漠烽烟 > 第七十七章 规划(上)(求红票)

第七十七章 规划(上)(求红票)(2/2)

目录
好书推荐: 僵尸刑警 混沌至尊诀 财神都市行 非常变身奏鸣曲 异能狂想 官道弯弯 异世魔医 网游之女神的游戏 英雄无敌之魔兽帝国 招个神仙当夫婿

可能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人均只分配到五亩土地呢,为什么不像某些yy小说中那样,人均十亩起跳,五十亩、一百亩都属正常。孰不知五亩农地有一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按深耕细作的要求来做,你相隔一尺走一步都要走上七万多步。而一季完整耕作过程:犁耕、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晾晒、储藏、加工,有的工序还不只一次,只是这些工作就要花费你大量的时间,还得保证你在农忙的时节不生病,才不耽误工夫。

除非是机械化时代,不然只有超人才能仅凭一己之力,耕作得了几十、成百、上千亩田地。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像西欧懒人那般,在土地里撒完种子后便不闻不问,只待成熟时节过来收割罢了。只是这样的产量,每季你能收到五倍粮食,就该感谢老天风调雨顺了。(这些都是按照现代田亩制度来算,也有的说一百亩是指长宽各一百步,这里取前者)

当然这样的好处也是有点,一是省时省力,不会辛苦;二是不用患得患失,好年景收个五、六倍的回报,遇上涝害旱灾的,也能收个一、两倍的粮食。牛畜、农具、劳动力都不是什么问题,但要将牧牛训练成耕牛,就需要专业的人员;还有将无耕作经验的牧民教授成专业化的农民,也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农耕高手来指导。

纵观整个蒙古高原,只有驻守阴山南北、河套平原的汪古部已经进化到了半耕半牧文明,只因汪古部收留了大量从西夏、金国边境逃脱战难到达汪古部,以耕作为生的汉人农民。至于金国、西夏为什么没出手对付这个占据了两国交界重要产粮区的汪古部,足见汪古部历代族长的高明之处。

脚踏两只脚,左右逢源自是不必说,金国攻西夏则助西夏,西夏攻金国则助金国。再加上金国与西夏谁都没有办法完全击败对方,占领河套平原,与其争得个头破血流、两败具伤,倒还不如让坚守中立的汪古部,作为两国的缓冲势力长驻河套平原来得安心。

没了河套平原的相互羁绊,西夏与金国倒是可以腾出手来,联合攻宋,抢下更多的土地,再坐地分赃岂不是要更加合算。要寻求汪古部的帮助,一是交与金钱财物,这点蒙古部自己都缺。二是纳与婚盟,也就是和亲。由木华黎出面,赴汪古部交涉,很顺利地,汪古部首领阿刺兀思答应了铁木真的请求,令一千精习耕作的壮年农夫,携家带口随同木华黎北返。

阿刺兀思的长子不颜昔班与铁木真四女儿的婚约也就此定了下来。“和亲”是汉朝发明的专利,中原汉家男人的无能,便期望于送出自己的妻女给对方糟蹋,以女人的肉体来换取自己的平安。而按照无耻无良史学家的吹捧,中国历代汉家王朝,最成功的两次色诱分别是:汉时和亲匈奴的王昭君和唐时和亲吐蕃的文成公主。

后世对于两人功绩的歌功颂德,郭进恶心得很,自不必多说。他只是知道史学家口中自愿出塞的王昭君是自杀而死的,史学家笔下与吐蕃王一见钟情的文成公主是在冷宫中孤寂而死的。为什么只是汉家王朝送妻女给别人糟蹋,别人却一点礼尚往来的意思都没有,不是说有来有往才是正道吗?

...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