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名将云集(1/2)
秦军军营与赵**营相隔约十五里,是依山而建,黑色军营向西南方向延伸数里。军营外是深沟壁垒,但没设有铁蒺藜,营寨门口也不设吊桥,直接可通行而过。
入了营寨,白起即命士兵唤众将聚幕营议事。
片刻功夫,五十多名秦将陆续入了幕营,幕营内极其简陋,地上铺的是草席,除白起面前是张高约三尽的红木桌外,其馀均是与普通人家家中矮桌无异。
白起入营多日,次聚将议事,又兼白起在秦军中声名显赫,不少秦将视他为自己的偶像,今日能与偶像近距离接触,且又听说有新战事,秦将是个个精神抖擞。
秦将分四列坐在白起正前方,最前面四人分别是:郑平安,王龁,司马错,蒙骜,紧坐四人之后是王翦,胡伤,司马梗,王贲。这些人可都是历史上的名人:王龁,号信梁,战国未期大将,年纪与白起相仿,遇上白起可谓是他的不幸。白起在世时,他被白起的锋芒所掩盖,白起死后他又未有大功绩,或许能令他欣慰的是,自己曾得到过秦昭襄王及后来的秦孝文王、秦王政的信任,不像白起那样死于非命。
郑平安在军中虽毫无声望,更无战绩,可他俨然秦营中的二号人物,比王龁手中拥有的权力更大,只是他不想引来非议,所以自觉地坐在第二的位置,郑平安之所以能身居要职,是因为他是秦国当朝相国应侯——范雎的救命恩人。是范雎向秦王推荐了郑平安,而秦王为使范雎安心留秦,也就顺水推舟地给郑平安安排了个工作。郑平安此次随白起来长平,实际上是帮助范雎监督白起的一举一动。
蒙骜原是楚国人,在秦昭王时到了秦国,后来凭借自身的努力,官至上卿,成为秦国一代名将,蒙骜是秦国蒙氏家族的开创者,为蒙氏家族在秦国的立足开创了良好的基础,他的儿子蒙武及孙子蒙恬、蒙毅在历史上也较有名气。
据史料所载,蒙骜是从秦庄襄王继位后才开始任秦军主帅,率军征战,分别攻打魏国,赵国,公元前247年,被信陵君率领的燕、赵、韩、楚、魏五国之师大败。到秦始皇上台后,蒙骜又得重用,为秦国夺得城池数十座。公元前24o年,秦军分两路进攻赵国。由于秦始皇的弟弟长安君成蛟叛变,造成蒙骜孤军深入,遭遇赵将庞暖。蒙骜在撤退时遭庞暖伏兵于太行山,被乱箭射死。此时,年轻的蒙骜仅是秦军中一名正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