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肢解秦兵的肉体(2/2)
赵括道:“这样下去城中灾民怎么度日?公孙婴未安排官吏管理?”
冯亭叹气道:“安排官吏的事不是公孙婴所能*办,据我所知韩国眼下军粮尚缺,那里还有救济灾民,城中百姓是生是死只能听开由命。”
赵括道:“这么说灾民不是坐着等死吗?”
冯亭道:“想活命只有逃往其他城去,或入深山中寻找猎物或找野果充饥度日。现在灾民仍居城中,是希望韩王能放灾粮,且灾民中以老弱者占多数,难以长途跋涉。”
赵括感慨地点点头继续赶路。
秦兵争先恐后地逃离野王城,像猎物般逃亡。韩、魏、楚国士兵则像是久未得手的猎人,今天终于可将以前的损失补偿回来。无论是韩兵、魏兵还是楚兵,明明看见秦兵已气绝身亡,仍要上前去捅几剑或用戟猛刺,仿佛不让秦兵身上长多几个洞心里就不平衡。大概是由于这个缘故,晋鄙、公孙婴、黄歇与秦兵之间总保持着数里的距离,又或许是因为赵兵还落后,或担心秦兵突然使诈。
路上,赵括见秦兵尸体渐少,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当看见前方士兵停止不行时,赵括更是气急败坏。
“前方怎么停下了?”未等斥侯回报,赵括先开了口。
“回大将军,前方是入邓必经路口,秦将王陵、司马梗率铁骑万余人结阵以待,阻止了四国士兵追击秦军。魏、韩、楚三国骑兵先至,冲杀一次败阵下来,便等我军来到再作打算。”斥侯道。
“娘的,秦国万余骑兵就让公孙婴、晋鄙、黄歇畏缩不敢向前,没用的东西。”要是可以赵括定会给那么三人每人一个耳光。
赵将中虽无人知道“东西”是什么意思,可看见赵括大雷霆也猜出是对魏、韩、楚三国主将的不满。
赵括气呼呼地赶到现场时,四国骑兵正准备向秦国骑兵冲去。四国铁骑一万七千人,其中赵国铁骑七千人其中,魏国铁骑四千居左,韩、楚两国铁骑共六千居右。四国铁骑经过商量,以铁桶阵式进攻秦国骑兵。
为保大军安全后退,王龁留下王陵、司马梗两员大将,二人知道此战是九死一生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最大的希望是最大限度地拖延四国追兵。当然,要是有机会也会择机走人。
秦国骑兵结阵在通往邓的必以要隘。邓与野王城相距不远,然地形却在巨大差别,野王城一带以盆地为主,而邓则是山地居多,十分有利于秦兵作伏击。也就难怪晋鄙、公孙婴、黄歇都小心翼翼。唯一能令合纵国主将高兴的是,邓一带的山是以单面山居多,秦兵难以死守。
王陵、司马梗十分清楚敌兵各自实力:楚国一直盘居南方,较擅长步战及水战,对于骑兵更多的是起辅助作用;韩国因连年战败,割地赔钱,国力衰退间接地导致了韩国骑兵战斗力下降,韩国骑兵*的战马有半数是营养不良,而士兵则因常常挨饿也显得有些营养不良;魏国是四国中最富一国,却因无人用心去*练,骑兵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唯独赵国骑兵最令王陵、司马梗头痛。王陵、司马梗从秦国斥侯口中得知,赵国骑兵常以骞马作乐,更夸张的说法是雁门关一带的赵国骑兵更是除了吃喝拉撒都是留在马背上。
因各国国情差异,各国骑兵使用的武器也不尽相同:秦国骑兵以阔身短剑为主;韩楚魏三国骑兵是戟、矛、剑为主,甚至还有老掉牙的青铜剑;赵国骑兵则以马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