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提头来见我(1/2)
王龁心中对范雎有偏见是事实,然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候,他肯暂时将个人恩怨搁置:“相国所言句句有理,臣以为魏军不足为患,赵军方是我军强敌,如果未能找出如何应付赵军黑火药的方法,还是暂时不兵为妙,以免招至四**队再次来攻打,我军宜暂作休整,想方设法将**********窃取,待时机成熟,出其不意分兵突袭,魏、赵必败无疑。魏赵两国一旦战败,攻克韩、楚就易如反掌。”
秦王私下听王翦说过赵军所使用的黑火药,心中有些忧虑:“赵军既然知道黑火药威力巨大,必对各道工序严格保密,想窃取谈何容易。”
司马梗当了大半天听众,终于有言的机会:“回吾王,窃取黑火药的事已有进展,臣保证不用等到明年今日,我军也能用上黑火药。”
司马梗没有信口开河,他确实安排了一枚棋子在赵括身边,而且赵括至今还不知晓。
秦王相信司马梗不会在朝堂上夸夸其谈,而且事情又需要保密,他也不打算在众臣面前详细询问。为确保这项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秦王心里决定让司马梗当一名挂职的将军,让司马梗把精力都用于刺探赵国及魏、韩、楚等五国的情报,以为秦国各项决策提供参考。
找到了秦国的问题关键,秦王早早把那群“饭桶”打走,仅留下范雎、王龁、司马梗三人私下商谈。君臣谈论了几个时辰,直至日薄西山,三位大臣才拜别秦王。
范雎如释重负地从宫中走出,他本以为今天会遭遇秦王的问罪,没想着秦王将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这令范雎既感动又不安。
司马梗还念念不忘王龁曾说过的话:“大将军,难道让范雎继续稳居相国之职?”
王龁很无奈地道:“杨泉君都无能为力,你我二人又能如何?秦国正处生死存亡之际,当以大局为重。”
司马梗连声道:“是,是,是。”
行军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是劳累的,对赵括而言却是种享受。有了巩俐、林青霞的陪伴,赵括是快活如神仙。至于守身如玉的舒婷、舒琪,赵括目前还只能欣赏不能动手,只等伤势复原再作武力来解决。
路上,赵括没有因为美色忘了正事,不时地拐弯抹角地向李木询问赵府中的人和事。李木被赵括威胁过一次,所以是有问必答,还顺便跟少主人说些有关宫中的传闻,间接地提醒少主人要“忍辱负重”,切勿因小失大。
途经魏国,新垣衍奉魏王之命送来五万斗粟米,这既让接近断粮的赵军解决了燃眉之急,又无形中增加了赵括的功劳。
行至长平,岭酢率众将出营相迎。才分别十多日,再次见到赵括时岭酢简直把他当作了神仙,对赵括的崇拜过了廉颇。
幕营中,早备好美酒佳肴,赵括环视众将一眼,让他彼为欣慰的是熟悉的面孔一个都没少,尽管有几人胳膊用布条绑缚着,或身上某处缠着厚厚的白布,或是脚腿不灵便。
赵括素来敬佩英雄,他端起铜爵道:“我军能凯旋归来全赖诸位将军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我赵括是粗人,没有长篇肺腑之言,先干为敬。”说罢,举爵痛饮。
众将纷纷响应。
“倒酒,倒酒,今晚我们开怀痛饮,不醉不休。”赵括道。
连日来战事不断,众将好不容易凑在一起,各自当然不忘将自己与秦将交战中的精彩片断说出来,以让其他人敬仰一番。更有甚者是边说边比划着手脚,仿佛又回到了战场之中,博得几十号人阵阵喝彩。
一个多时辰过去,赵将十有六七已醉熏熏。赵括还是精神抖擞,他向来不喜欢喝醉,因为那样容易误事,况且他还是穿越族,更得提防醉后说了漏了嘴,那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