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杀人专业户(1/2)
对于吕不韦的商业头脑,赵括是不得不佩服的,刚过两天就在距邯郸城外二十里处买下了座铁矿山,赵王得知,命赵括马上进行考察,毕竟有时铁器比粮食还重要,儿戏不得。
中午,赵括换上了副行装骑上马,仅带了十名家甲就出门。
铁矿山顾名思义是在深山中,血汉马踩过数里长的泥泞小道,赵括至下午才见着那原始的冶炼现场。
听说新矿主亲临指导工作,矿山中的工头第一时间闪了出来,详细地介绍。赵括本着参观兼学习的原则,耐心地听取了对方的讲解。
铁矿山听矿井有竖井、斜井、平巷等,三种矿井是相互联通,有点类似《地道战》中的地道,井深一般可达十五丈到二十丈,为防止产生塌方,使用了木框架支撑住矿井中的泥墙。望着那深不见底的矿井,赵括自然是不愿深入考察。
在一矿井口,光着上身的汉子用木辘轳将井下的铁矿石升起,竹筐中的铁矿石不仅有污泥还滴着水,看见那两位仁兄使着吃奶的劲摇动辘轳,赵括道:“不何不用滑轮?”
“滑轮是何物?”工头道。
“滑轮就是圈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子,将绳索绕过滑轮,系好竹筐,再放入井中,从井中提起铁矿石就不用如此费力,也会更快。有定滑轮,有动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还可组合在一起,可更方便提起铁矿石,唯一不足之处是要用较长的绳子拉着行走一段路。”赵括俨然一位工程师。
工头竖起大拇指,一脸的崇拜:“先生高见,望能制出几个供矿井使用,以减轻兄弟们的劳累。”
“没问题,矿井中的水、风都是如何流通的?”必要时赵括也会虚心请教别人。
“井内积水先用木槽引到矿井中的水坊内,再用木桶经木辘轳提上来。矿井里有数十井口,各井口的高低不一,且有些是斜井,相互又联通,风从之边吹入,可以从另外的井口排出,不用担心矿工喘不上气。”工头仔细地解说。
赵括边听说边走向另一口井,只见提升起的竹筐中尽是铁锤、铁斧、铁锄、木铲、木槌、木钩、船形木斗等物。
工头拱手道:“这些工具主要用于井中采掘、运送铁矿石。”
吕不韦买下的铁矿山还兼带有炼铁,正是傍晚时分,烧着烈火的炼铁竖炉显得格外耀眼,好奇心促使赵括挪动了脚步。
显现在赵括眼前的炼铁炉高约六尺,炉壁厚约一尺,工头介绍说炼炉用红粘土、石英、铁矿粉、高岭土等夯筑而成,炉基比地面低给两尺,炉底掘有排风沟,炉缸呈椭圆形,两侧有鼓风机往炉内送风。炉缸的前壁设有一扇活动拱门,主要用于排出铁液和炼渣。炼炉不远处堆放有石砧、木炭、及待炼的铁矿石。
靠近炼炉不大一会儿,赵括热得满头大汗,脸上了阵阵地烫,不得不急忙走开。
“你们终日劳作,工钱是否有拖欠?三餐是否有着落。”作为领导,赵括十分关心矿工的生活。
“不瞒先生,之前的矿主曾炒屡次拖欠大家的工钱,大伙都是出工不出力,前天吕先生买下后,承诺工钱每日放,至于前矿主所欠工钱,日后再慢慢代还,还保证大伙三天吃上一次猪肉,兄弟们心里可高兴了,都愿意继续留下。”
“以前的矿主共欠了多少工钱?”毕竟是“国营企业”,赵括不想让矿山背上拖欠工钱的坏名声。
“回先生的话,矿山**有四百人,每人尚欠十刀币。”工头眼巴巴地望着赵括。
工人们听闻谈及工钱的事都围了过来,十名家甲抽剑以待。
“必先生带钱了没有?”赵括也不知道四千刀币到底是多少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