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采桑女(1/2)
(看了书的朋友,烦请到页留个言,点击收藏,投个票,江岸感激不尽。)
古小月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秦王行宫走去,途径一片茂盛的桑树林。桑叶青翠欲滴,煞是喜人。一条碧溪潺潺流淌,环绕桑林而去,溪边有十余间竹篱茅舍,隐约可见。
忽然桑林之中一阵女声飘荡而来: 日出终南山,金辉沐秦川。
河水映桑林,枝繁叶儿鲜。
采桑哺新蚕,织女泪涟涟。
蚕肥女儿瘦,奴瘦何人怜?
日贡百匹锦,贵妇美如仙。
夜缫万缕丝,奴衣破且单……
平阳公主精通音律,闻歌驻马,倾耳聆听,不禁为之动容,问道:“歌者何人,为何歌声如此哀婉凄苦,难道有什么苦情吗?”
张骞答道:“唱歌的乃是采桑织锦的农家女,他们正在这桑林之中采集桑叶。”
平阳公主惊呼:“此处乃皇家之地,怎会有农家织女?”
张骞如实答道:“此处有十余间废弃的茅屋,还有繁茂的桑树林,下官以为应当合理利用,于是便找来十几家京郊农户,让他们男子到驯马场当马夫,让女子在此采桑养蚕,马匹蚕丝均可供宫中御用,马夫织女也可以自给衣食,以免遭受饥寒之苦。”
突然一羽林郎官服摸样的男子大怒,指着张骞,当场训斥道:“好个张骞,你真是胆大妄为!难道你不知道皇家之地乃是禁地吗?怎能容许布衣随便出入!你竟然胆敢擅自违禁,让京郊农户迁入……”此人真是羽林郎中的郎中令——石建。
张骞不以为然道:“郎中令,恐怕此言差矣,布衣贫民不得进入皇家禁地那已是以前的禁令了,为了‘兴太平,鼓励百姓生产’,去年皇上已经亲自颁布了十余条革新政令,如果张某记得不错的话,其中就包括一条开放皇家禁地,把其中的荒地赐给贫民以事耕种。难道郎中令不知道吗?”
“可是,皇太后曾……”石建仍然不甘心,还要说什么。
平阳公主淡淡道:“治国兴邦,当以民为本,以农为重。张骞利用废址,召集贫民,驯马养蚕,兴建驯马场和织锦坊,既增添了宫廷财务,又周济了平民百姓,真是一件大好事,平阳回宫定当如实奏明父皇,还请求父皇把法令坚持执行下去,以造福百姓。”
古小月听到平阳公主如此说,也不得不为之折服,所言句句为真,没想到这女子也有如此见地。再见张骞和石建的互斥,虽然不知道为何张骞招募贫民来此驯马养蚕这样的一件小事,会让两位官人如此争执,但看的出来,这朝廷之中也并非一根绳子,还是有党派之争,这让古小月不得不考虑该选择怎样的队伍了,要么就不要介入,明哲保身,要么就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否则在政治上错误的选择就意味着身亡。
平阳公主望着远处的采桑女道:“采桑女歌声清脆动人,想必人长得也一定好看,我们就去看看那些采桑女吧!”
平阳公主一行人快马来到桑树林,采桑的女子何时见过如此的阵仗,哥哥神色惶恐,停歌呆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