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章 一首菊花诗(2/2)
今日,正是炎龙老历法中的九月初八,殿外的菊花开的无比灿烂,浓郁的芳香正在不断的往大殿中袭来,而在满目菊花旁边的红色宫墙门口,可以看到笔直站立的金甲御林军将士。只不过,不知是他们的盔甲黄一些,还是那菊花更为绚烂一些?
尤为难得的是,这诗写的虽然是菊花,却是暗指了背负无上荣耀的军人,而前两句,隐隐有些肃杀的意味,待的百花开尽,菊花在秋天才开始爆,那不就像背负了千斤重担的军人将士,杀尽敌人,才铸就铁血军魂?而后两句,不争代表了将士们凯旋回京,享受无上光荣?
而最令人震惊的是,这苏永竟是信口拈来,似乎做这么一诗就跟吃生菜似的,把眼前的景物,日期,寓意,文采组织的如此好,也只不过是花了走两步的时间而已。
殿中沉默良久,众大臣更是震惊不已,而几名大将军,虽然不太明白,却惯于擦眼观色,此刻也知道是众人已被苏永镇住。既然同为军人,他们自然与有荣焉,不由更加的挺起了胸膛。
你们这群书呆子,整天在俺们面前之乎者也卖弄风骚,此刻也让你们呆眼了吧?我们那苏将军,可是能文能武。哦。主要是武。他跟我们一道的。
文武的界线,素来很明显,此刻武官们,对于苏永更是大生好感。军人的思维很简单很直接,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平时你们让俺吃瘪,今天有人给我们出头,我就挺他。
一片寂静终于在皇帝陛下的一句话中被打破,皇帝一脸肃穆,脸上没有一丝笑意,他表情庄严,朗声道:“好诗。”稍微一顿,他看向左侧那群文官,微叹道:“如果没有当过兵,打过仗,没有经历过生死交集,只怕是无法明白这诗的。”
没有经历过寒风,菊花怎会开的如此灿烂?没有经历过生死,经历过那数不清的苦难,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又如何能明白那一份荣耀的意义?
这些,恐怕是文臣们无法理解的,只有军人才能明白。即便文臣以为自己理解了,只怕那份触动,还是与军人有很大差距。
只有切身与自己相关,才会深刻。
此刻王舒长叹,李观雨震惊,武官们开心不已,文官们呆若木鸡。
又过了片刻,李观雨终于清醒过来,走到苏永身前深深一揖,却没有说话,就转身回去了自己的位置。但不再倨傲的目光,早已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状元之才,就算不是真的天下第一,只怕也相差不远。看得李观雨对苏永如此尊敬,那些靠祖宗积德得以谋个官阶的官员,心中更是再次震惊。
皇帝赞誉,可能还是因为苏永公劳苦功高要给个面子,而状元素来清高目中无人,就算几位尚书大人论起诗文来,也曾给他弄得头痛惨败。此刻他如此态度,已经证明了对面那个满是刀疤但看起来不碍眼的家伙,是有些真才实学的。
状元站在太师身后,却不是代表与太师感情很好,只是身在其位罢了。不过听闻,他对太师的那位公子,也颇为赞赏。
毕竟他们都同在京城屈一指的“清华学院”,只不过那云晓梦公子,却是比这位李状元年轻几岁,算是他的师弟。
同门,当然有些不用说的情谊,毕竟师长都是那几位大家。
菊花诗震惊众人,其后更是闻名天下,为炎龙万千将士所熟知,据说,当远在边防各地的几位统领听闻此事之后,皆对苏永交口称赞,说他道出了无数将士的心声,是当之无愧的军中代言人。
于是,苏永毫无疑问顺顺当当的做上了文科的评委,尽管脸上伤疤依然有些狰狞,却在炎龙文化与艺术的和风细雨沐浴中,罩上了一点柔化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