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朝的那些事儿 > 1437-1440

1437-1440(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的富婆女友 郭嘉新传 邪能武者 d级别恶魔事典 天龙大哥大 校园地下皇帝 夜幕下的哈尔滨 枪劫 花帝 网游剑仙

因为它的四周三面环山还有一面是海。

[1439]

说宁远是山区其实也不夸张。它的东边是山西边是窟窿山中间的道路很窄是个典型的关门打狗地形努尔哈赤先生要从北面进攻这里是很辛苦的。

当然了有人会说既然难走那不走总行了吧。

很可惜虽然走这里很让人恶心但不恶心是不行的因为辽东虽大要进攻山海关必须从这里走。

此路不通让人苦恼再加个别无他路就只能去撞墙了。

是的还会有人说辽东都丢了这里只是孤城努尔哈赤占有优势兵力很强动员个几万人把城团团围住光是围城就能把人饿死。

这是一个理论上可行的方案仅仅是理论。

如果努尔哈赤先生这样做了那么我可以肯定最先被拖垮的一定是他自己。

因为宁远最让人绝望的地方并不是山而是海。

明朝为征战辽东在山东登州地区修建了仓库如遇敌军围城船队就能将粮食装备源源不断地送到沿海地区当然也包括宁远。

而努尔哈赤先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的生要知道他的军队里没有海军这个兵种。

更为重要的是距离宁远不远的地方有个觉华岛在岛上有明军的后勤仓库可以随时支援宁远。

之所以把仓库建在岛上原因很简单明朝人都知道后金没有海军没有翅膀飞不过来。

但有些事是说不准的。

上个月我从宁远坐船前往觉华岛(现名菊花岛)才现原来所谓不远也挺远海上走了半个多钟头才到。

上岸之后宁远就只能眺望了于是我问了当地人一个问题:你们离6地这么远生活用品用船运很麻烦吧。

他回答:我们也用汽车拉不麻烦。

然后补充一句:冬天海面会结冰。

我又问:这么宽的海面(我估算了一下大概有近十公里)都能冻住吗?

他回答:一般情况下冻不住

接着还是补充:去年冻住了。

去年是2oo7年冬天很冷。

于是我想起了三百八十一年前生在这里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我知道那一年的冬天也很冷。

学生

孙承宗接受了袁崇焕的意见他决定在宁远筑城。

筑城的重任他交给了袁崇焕。

但要准备即将到来的战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孙承宗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练兵。

[144o]

当时他手下的士兵总数有七万多人数字挺大但也就是个数一查才现有上万人压根没有都是空额工资全让老领导们拿走了。

这是假人留下来的真人也不顶用很多兵都是老兵油子领饷时带头冲打仗时带头跑特别是关内某些地方的兵据说逃跑时的度敌人骑马都赶不上。

对于这批人孙承宗用一个字就都打了:滚。

他遣散了上万名撤退先锋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极具战斗力的群体——难民。

难民就是原本住得好好的人突然被人赶走地被占了房子被烧老婆孩子被杀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让这样的人去参军打仗是不需要动员的。

孙承宗从难民中挑选了七千人编入了自己的军队四年后他们的仇恨将成为战胜敌人的力量。

除此之外他还做了很多事大致如下:

修复大城九城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训练弓弩、火炮手五万;立军营十二、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劲营八;造甲胄、军事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守城的擂石)、卤盾等数万具。另外拓地四百里;招集辽人四十余万训练辽兵三万;屯田五千顷岁入十五万两白银。

具体细节不知道看起来确实很多。

应该说孙承宗所做的这些工作非常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

十七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

天启二年(1622)孙承宗已经六十岁了他很清楚虽然他熟悉战争精通战争有着挽救危局的能力但他毕竟老了。

为了大明江山为了百姓的安宁为了报国的理想做了一辈子老师的孙承宗决定收下最后一个学生并把自己的谋略、战法、无畏的信念以及永不放弃希望的勇气全部传授给他。

他很欣慰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袁崇焕。

在他看来袁崇焕虽然不是武将出身(进士)也没怎么打过仗但这是一个具备卓越军事天赋的人能够在复杂形势下作出正确的判断。

更重要的是他有着战死沙场的决心。

因为战场之上求生者死求死者生。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