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初风流 > 第七十五章 奴是媒婆

第七十五章 奴是媒婆(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山花烂漫 盗风 混在乱世 三国之蜀汉儒将 未来杀手之都市 赤翼 魔法师与龙 网游之御剑苍穹 谋定后动 再踏巅峰

微微突起的小山包,大概有十几亩大小,萧逸买下的,是靠近东边的三分之一。

地势起伏,有山包就有洼地,因此山包下就有一处,大概就是因为常年下雨积水等原因,形成了一个天然池塘。

萧逸望着这片已经属于自己的土地,心情格外兴奋,虽然因此把萧夫人赠送的钱财花的七七八八,目前几乎算是山穷水尽了。

山包上稀稀落落的,长了些不知名的野草,脚下的土地,不但盐碱化,更是最恶劣的沙化土质。

即使没有任何实验工具,萧逸也能通过周围长得较为低矮的树木和野草,轻易地分辨出,这里的土壤不过是最轻的盐碱化,要不然,除了一些耐碱性的植物,休想有其它物种存活。

干了将近十年实验室里的工作,萧逸对于自己的判断非常自信,反正一时半会的不会去参加科举,那就静下心来,先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农民吧。

因为不熟悉农活,算是一个五谷不分之人,因此萧逸不打算种地,而是想采取另外一些方式谋生,而只要是靠着土地生活,那也就不算是经商,何况自己还是一个贡生。

缓缓在自己的领地中溜达,围着用木材和干草搭建而成的小小窝棚打转,思考着接下里的计划。

原本以为九月还是盛夏时节,但是萧逸如今才知道,自己实在是错的太离谱了。

这天气明显比后世热上几度,此种错觉造成了萧逸认知上的错误,此刻竟然已经是金秋季节,换句话说,就是萧逸把公元历法错误的当成农历了。

农历的九月中旬,唐代又被称为菊月,农民已经开始收割粮食,只不过某人又是犯了常识性的错误,误把粟米小麦当成了水稻看待,那碧浪般的淡黄颜色,自然不是想象中的金灿灿了。

“过了这个月,大部分百姓就该农闲,整整半年无事可做。”

喃喃自语,萧逸喜上眉梢,长安附近因为土地肥沃,河流众多,加之朝廷于民休养,不会大规模的征调百姓服劳役,自然空闲下来的村民之多,绝对会不愁缺乏劳力。

“雇人盖上一座漂亮舒适的院子,哈哈,我就要有家了。”

萧逸神色感慨的走上山包,即使遥远的娘子关算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但总归少了几分家的感觉,毕竟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

迎着秋风,极目远眺,就见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无数百姓忙忙碌碌。一堆堆割下来的稻草,遍布各处。

一位少年站在附近的最高处,自然非常醒目。村子里,一位挎着花箱儿,走街窜户卖翠花的妇人,朝着这边走来。

“这位郎君,可是新来的贡生嘛?”仰着头眯着眼,妇人高声问道。

萧逸顺着喊声低头一瞧,大声道:“对,你是?有何事寻我?”

妇人开心的招了招手,叫道:“哎呦,好一个俊俏郎君,快下来,奴家姓张,有喜事对你说。”

萧逸失笑,当即动作麻利的走下来,等到了妇人近前,就见这妇人大约四十岁左右,长相普通,脸上涂脂抹粉,穿着粗布钗裙,外罩大红绢纱比甲,系着红绸腰带,头上戴着一顶插着碗口大菊花的胡帽。

“敢问您是?”萧逸隐约中有些明白,但总归是不太确定。

“赫赫。”

妇人挑着兰花指,嘻嘻媚笑,一扬手中的绣帕,清唱道:“小郎君,请听奴家一句唱:

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要想玉成姻缘配,还得请我媒人辈。

十里八村记心中,全凭两腿走殷勤。

唇枪惯把男人服,舌剑能调烈女心。

利市花常头上戴,喜宴饼锭袖中撑。

好事若没请我到,管叫棒打鸳鸯飞。”

萧逸只听的哈哈大笑,啼笑皆非,很是佩服的笑道:“那倒要请教,为何没有媒人,就得棒打鸳鸯飞呢?”

“赫赫,小郎君年纪小,莫非没听过长辈说过吗?大唐律上明明写着,为婚之法,必有行媒,你成亲时若不遵从古礼,是要触犯律法,遭到亲戚邻居耻笑的。”

萧逸闻言大为惊讶,不过一琢磨,摇头道:“这行媒我好想记得,是要请德高望重之人吧?不是说的媒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