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初风流 > 第二十六章 珠帘玉溅

第二十六章 珠帘玉溅(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山花烂漫 盗风 混在乱世 三国之蜀汉儒将 未来杀手之都市 赤翼 魔法师与龙 网游之御剑苍穹 谋定后动 再踏巅峰

PS:感谢晨曦筒子提供的群,当然了,谢谢评价票和打赏,还有格调江湖,南霸天,书友5的打赏,希望希望喜欢本书的书友们,一同加入群里,聊聊天,讨论讨论情节,很随意的,呵呵

·····················

八月如火,整个山西都笼罩在河水干涸,庄稼枯死的阴影中。

州刺史甚至携上佐,判司等六司参军以及录事参军等大小官吏,亲自聘请僧道开坛祈雨。

本地马县令一样和县丞,主簿,县尉等官吏,聚集各乡耆老,里正一起商议,准备筹钱十万贯,请出当地最有名的法师做法。

不过随着胡里正献上筒车,立时十万贯转为专项款,很快制作出上千架的各式筒车分发各地,山西的旱情因此大为缓解,无数百姓感恩戴德。

凭借偌大的功劳,娘子关邻近的五个村子,被官府下令减免三年税赋,而萧逸这位始作俑者的名字,却只有极少数人知晓。

原本筒车就是唐朝百姓发明出来的,萧逸不想把功劳揽在怀中,只要能够使得农民无有后顾之忧,比任何虚名都使人开心。

倒也不是某人真的淡泊名利,实则是想要避开接踵而至的麻烦,发明筒车,其功劳在靠天吃饭的初唐,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大,有此才华之人绝对会被层层上报给帝王知晓,接下来一纸诏书,进京当官基本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那么,作为特殊人才,萧逸岂不是一辈子都要在将作监等技术衙门里厮混了?别说再也发明不出什么好东西来,就是有那本事,发明出火箭卫星,但在封建王朝中,还不如一个诗人来的受人尊敬,恐怕一生都没有升迁的指望,萧逸岂能任劳任怨的一辈子给大唐做牛做马?想都别想。

因此把天大的功劳推给所有乡亲们,自家博得一个好名声,名望在古时可比金钱更加有用,这个算盘,萧逸打的比任何人都响!

很好解释这一切,他无非是从一本古籍中寻到个灵感,顺便画了一个连五岁娃子都能看懂的图纸罢了,要不是大家伙齐心协力,连力气都没出半点的他,根本造不出来任何器具。

乡亲们感念其恩,也就勉为其难的顺从他意,反正大家都落到了好处,萧郎君还因此结交上了贵人,也算是皆大欢喜吧。

有了筒车,整个山西的旱情稍微有了些缓解,似乎是好事成双一般,这一日,忽见云生东南,雾障西北,伴随着阵阵雷声,一场倾盆大雨顷刻间袭来。

疾风骤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过半日工夫,大雨止歇,还好夜半时分又是一场豪雨降到天明,至此山西的整个旱情由此消解。

李家村,罗家小院。

雨停过后的天外残红,流槐中忽噪新蝉,见流莺飞来庭院,绿荷翻!

西边渐渐透出日色来,房檐上,清香泻下琼珠溅,许久不见的湿润空气,坐来不觉神清健。

“还真是盛世来临时的模样,风调雨顺啊!”

喃喃自语,萧逸独坐在门槛上,遥望着天空有些发呆,这连场大雨来的真是时候,虽说是件大好事,但对于某人来说,则未必真是那么高兴了。

萧逸身后,就见一张大木板铺放在小床上,上面堆满了玛瑙色的野葡萄,此外整个屋内,到处都是装满葡萄的竹筐,满满当当的,连个落脚地都没有。

“阳光啊,我要阳光。”萧逸有些欲哭无泪,原本打算酿造葡萄酒,好生发上一笔横财的,如今却坐困家中,这雨要是还不停的话,那么将要腐烂的葡萄可就彻底浪费了。

“萧大哥,这可怎么办啊?”

罗艺捂着鼻子进来,葡萄虽然散发着清香,但是堆放的太多就难免气味有些化学变化了。

“八月天,又不是连雨季节,我看这天不能再下雨了。”

仿佛很有经验似的,萧逸指着天空摇头晃脑,学着法师的做派,手拿一根竹棍胡乱挥舞,口中念着古怪的咒语。

好笑的闪开老远,罗艺眼见这天一时半会儿的无法放晴,干脆蹲在房檐下,就着倾斜落地的雨滴,在地上比比划划。

自得其乐的玩累了,萧逸悄悄靠近少年身后,发现小家伙在书写着一些药方,正是这几日得来的古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