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再临颍川(2/2)
诸葛亮见曹彬调笑自己,将头往一边一摆不理曹彬,曹彬讨了一个没趣,只好讪笑着对荀彧说道:“我们不要再这城外站着了,这样会影响他人通行,有事还是进城再说吧。”说完当先进入城。
众人回到城后,曹彬问道:“袁术布在周围的大军有没有动静?”
荀彧答道:“没有,那些大军不过袁术强行招募而来,战斗力根本比不上我们颍川的大军,而且统兵之人都不是什么将才,所以对此将军不必忧心。”
曹彬说道:“我不是担心他们有多少威胁,而是嫌弃他们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荀彧疑惑的问道:“将军此言是什么意思?”
曹彬答道:“若可能不知道,那讨董联军面合心不合,现在董卓强势,诸侯这才联合起来对抗董卓,一旦董卓势弱,若认为诸侯还会齐心协力攻打董卓吗?”
荀彧稍微一想便说道:“不会,只看袁术如此防备我们便知道,诸侯联军到了那时候必定互相残杀,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乱。”
曹彬笑道:“不错,到时候天下才会真正进入大乱时期,而那时也是我们进取天下的时候,所以我这才借口攻打轘辕来到颍川,目的就是为将来做好准备。”
荀彧听后问道:“不知将军欲作何打算?”
曹彬没有回答,反而将一封战报交与荀彧,荀彧看后大惊道:“怎么会这样?以诸侯联军之强势,竟然被阻在虎牢关前动弹不得。而且那徐荣是何人,竟然能在三十多万大军连营之全身而退。”
曹彬说道:“徐荣此人乃是将帅之才,可惜随了董卓,不过有机会我定要生擒他。至于联军为何被阻拦在虎牢关外,那是因为联军之无人是吕布敌手,而且董卓亲领大军驾临虎牢关,虎牢关上二十万大军,这样一来诸侯岂能拿下虎牢。”说完不由的想到:“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太史慈都被自己拉走,而且许褚、典韦又随大哥前往旋门关,颜良、丑被徐荣重创,这样一来联军之只有韩荣或许有跟吕布一战之力,不过也必定不是吕布对手,看来群星被困虎牢关还是因为自己啊。只是不想陶谦竟然生了一个好儿子,能与吕布大战五十余合。”
曹彬正在想着就听荀彧忧心的说道:“如此看来诸侯定当败北,只是这样一来,我等图谋将无法实现。”
曹彬笑道:“若不要担心,那诸侯联军拿董卓无法,难道我还没有办法吗,董卓依仗的不过是虎牢关可以把守洛阳门户,而他并不知道轘辕关在我们手,因此我出兵轘辕,进逼洛阳,那董卓必定担心洛阳安危而从虎牢关撤军,这样一来虎牢关不攻自破。”
荀彧疑惑的问道:“我想将军之前做的不是这种打算吧。”
曹彬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若果然聪明。不错,当初我的打算是诸侯在虎牢关击败董卓,而董卓畏惧诸侯势大弃洛阳,迁都长安,这样一来董卓势必会将洛阳财富搜刮一空,然后将洛阳焚烧,而我则是走轘辕潜到函谷关,暗地里拿下函谷关以截取董卓搜刮来的财富,只是没想到诸侯如此无用,竟然拿虎牢关没有办法。”
荀彧一听有些生气的对曹彬数到:“叔德,虽然我知道你的做法是正确的,不过你怎么能够眼看着董卓抢劫洛阳财富而不理呢?有一点你应该知道,将来我们必定会占领洛阳,难道到了那时候你在花钱重建洛阳吗?”
曹彬听后这才惊讶道:“哎呀,我险些忘记这点了,若是董卓毁了洛阳,我们岂不是很吃亏,破坏总比修建容易,到时候说不定花费的要比我劫掠的多的多了。多谢若提醒。”说完对荀彧一拜。
荀彧见此将曹彬扶起说道:“我倒是没有想到重建花费问题,只是不想洛阳就此毁于董卓之手,还望将军原谅方才彧失利之处。”
曹彬摆手说道:“哎,若没有失礼,若非若之言,我险些犯了大错,本来接到诸侯被困虎牢关的消息我就准备派关羽和赵云领兵前往偃师威吓董卓的,现在看来必须我亲自前去了,而且一定不能让董卓将洛阳破坏。”
荀彧听后问道:“不知将军欲带兵多少前去?”
曹彬答道:“此次我从青州带兵五万,而且路上又陆续收了将近两万人,准备给颍川留下最多四万人了,我带三万大军兵出轘辕,而且只能给你留下黄忠一人,我带其余四将前往轘辕。”
荀彧听后笑道:“无妨,哪怕没有这三万人,颍川防备也丝毫没有问题。”
曹彬小心说道:“万事还是小心为上,而且我想借诸侯内乱之时将南阳拿到手,孔侑一死,南阳便是无主之物,袁术能控制南阳,我们为何不从他手将南阳取来,反正将来要与袁术敌对的。因此仅仅凭借颍川兵力难以吃下南阳,所以我还是留下些大军为好,而且汉升以前就在南阳为官,可以让他前去收服南阳。”
荀彧听后说道:“如果要拿下南阳,颍川确实兵力吃紧,而且一旦拿下南阳还要防备袁术与刘表来犯,因此将军那四万大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是这将领方面……”
曹彬笑道:“若不要担心,我会多给你几人,这些人都是我一路收服的,每一个都有大才。”
荀彧一听问道:“将军又搜刮了哪些人才?”
曹彬一听荀彧用‘搜刮’二字面上有些微红的说道:“呵呵,也没有多少,就三个,一个乃是山阳人满宠满伯宁,一个是任城人吕虔吕子恪,一个的东郡陈宫陈公台,此三人皆有大才,还望若好生利用啊。”
荀彧笑道:“你放心,有此三人再加上汉升、子孝等人,这南阳已经在我们手了。”
曹彬见荀彧如此自信便与荀彧一起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