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 抢兵员(1)(2/2)
就在这时,人群中走出一条壮实的汉子,高声喊道:“慢着!”
中年汉子走出队伍,拱手道:“军爷,他是头一次出门,不懂规矩,要是那里怠慢了军爷,还请军爷体谅!”
“你是干什么的?”麻贞警觉的瞅了他一眼,上下打量,汉子国字脸型,棱角分明,头戴棉布帽子,身上穿着灰色棉衣,脚上穿着一双‘踢死牛’布鞋,一根草绳困在腰间拘束着棉服,显得整个人多了几分精神头。
“回军爷的话,他们是修路的,”中年汉子陪着笑脸,指着不远的队伍,道:“俺们是到关外谋生投亲的,和他们不是一路人;这不,路上碰见,听他们说修路能管饱,就想过来看看!”
“能管你吃饱饭,你们就干?”麻贞心思一活,问道:“要是有个既能管饭,还有钱拿的伙计,你们干不干?”
中年汉子一愣,笑道:“嗯,是,这不今年山东老家闹旱灾,能跑得动都出来了,有口饭吃就行,要是还给工钱,那敢情好,不知什么活计呀!”
“你们有多少人呀?”麻贞看了看队伍问道。
“我们这有五十多个人,什么活计呀?”中年汉子听说有这样的好事,心中开始活泛,毕竟现在找份工作不容易,能少一个人还是少一个人。
麻贞听他的意思还有不少人,道:“这活计需要的人不少,得好几百人!”
“真的?”中年汉子喜形于色,朝着后面高声喊道:“喂,老洪,这儿有份活计,管饱还给工钱,快过来呀,越多越好!”
饥肠辘辘的人群呼啦啦的分成两拨,一拨继续赶路,一拨聚拢到麻贞左右。
李玉堂隔着老远,看着乱哄哄的人群,正在纳闷呢,麻贞飞马到了跟前,眉飞色舞的说道:“团座,我给你招了二百多名士兵!”
“士兵?”李玉堂眼睛一亮,急问道:“在哪?”
麻贞指着呆在原地的一拨,道:“在那呢,都是壮实的汉子,不过我没说是当兵,我说是做工。”
李玉堂点点头,明白他的意思,指着正在行进的人群,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这么多人,不会少于四五百人。”李玉堂说话的声音都带着激动。
“我问过了,他们是修铁路的,”麻贞一边指着队伍,一边解释道:“英吉利招募的修路工人,他们有从江南来,也有江北的,多数是山东的,都是签了契约的,带队的是英吉利工头。”
“他们准备去哪?”李玉堂问道。
麻贞道:“听说是先到沟帮子修建车站,再就不知道了。”
李玉堂沉思一下,将麻贞招呼过来,低声吩咐道:“你派两名警卫盯着他们的动向,再派一名警卫到军营报信,先稳住眼前的人再说!”
民工怀着憧憬的心情,被麻贞连哄带骗领进了武备教导队驻地,迎接他们的是严阵以待的骑兵马队和几名喜形于色的军官。
一名嘻皮笑脸的军官,乐呵呵的上前道:“我们这儿的工作那是管饭还给工钱,可是不知道你们行不行,够不够格?符不符条件,所以要考核一下。”
“怎么考核呀!”人群中传出声音。
军官一笑,道:“简单,看见没有,那边是转头和圆木;每人抱上两块砖头或者扛上一根圆木沿着操场跑上五圈,就算是合格了,这白面馒头和白花花的大洋就朝你招手了,开始吧!”军官说完指着不远处热气腾腾的的白面馒头。
这些民工本来还有一些警惕,可白面馒头诱惑得他们顾不得想是什么工作,一名壮实的的小伙子,待军官刚一说完,‘嗖’地跑到圆木堆前,扛起两根圆木,撒腿就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民工争先恐后,放下手中背上的铺盖包袱,蜂拥上前,或抱着砖头或扛着圆木,开始他们新工作的考核。
军官看着奔跑的民工,捅捅身边的军官,道:“忠子,我老胡脑袋还可以吧?”正是胡八女。
“办法倒是行,”于学忠点点头,不无担心的说道:“就怕他们的体力跟不上,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是饿了好几顿了。”
壮实的小伙子可能是练过几天武,第一个考核完,满头大汗的跑到胡八女跟前,气喘吁吁道:“军··爷···我··可以···吧··”上气不接下气的。
“行,你过关了!”胡八女笑道。
“那我··可··不可以···”小伙子指着白面馒头,吞着口水。
“可以!”
于学忠插言道:“你别急着吃,先把气喘匀了,你再过去,不用担心有的是白面馒头,管你饱!”
小伙子到底是没有坚持住,过去一把抓住三个馒头,捞在手里,美滋滋的咬了一口,久违的麦香味道,勾引得馋虫爬得满地都是。
考核的结果令人满意,共选出一百八十名合格的民工。
胡八女笑眯眯的走到他们跟前,说道:“从现在起,你们就是武备教导队步兵一营一连的成员了。”
合格的民工手中的白面馒头,瓜达一下滚落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