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于老先生(2/2)
“很好啊,受蒋公之托,于某此番也想彻闻贵部大念,以利我国民抗日大业。请用茶。”雨花茶,南京地产茶中珍品,紫砂壶中见日月,一口香茗解万愁。
“具体战术方面的,贵我双方已然成合,正在一步步地实施。目标一致,行动起来就可事半功倍。我们想和贵方交流的是战略上的问题。”
“愿闻其祥。”
“首先,形成合力,方能克敌。据我们所知,眼下国人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力。主流层面,国共面和心不和,虽名义上已属我国防两大力量,但是实际上,国民政府对*还在打压封锁,并尽可能地压缩其生存空间,这实不可取;支流层面上,各省各地各自为政,我行我素,令不行政不通,保存实力,虚而御敌者大有人在,国之抗日从何谈起?主次两点,应当着力改观才是。”
听者起先觉得这俩人在帮着gd说话,再听下去,却是言之有理。
gd先不说,这各地诸侯,还真是这么回事。
就拿自己的老家近邻山西来说,阎老西明哲保身,甚至私通日伪,已经是人尽皆知。川军千里迢迢到了山西抗日,作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居然就敢抗命不遵,在后勤保障上,一力刁难;
还有那个山东王韩某,畏敌如虎,擅自脱离战场,使得千里齐鲁大地狼烟四起,民无可升天之路。
“将军可有良策?”
“良策不敢说,只是希望重庆方面能在真心抗日的前提下,善待*,同时,在军政两方面对下属各地实行严厉的措施,有令不遵者,杀无赦!通敌自保者,杀无赦!叛国投敌者,虽万里之外也追而杀之!”秦凯言辞中透着无边杀气,令坐者无不感到一丝凉意。
“那其二呢?”老的就是老的,心里对说者之言,深有同感,尤其是对下属一条,但是面上却是一无动容。
“第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大后方,发展生产,增强实力。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武器,我们的武器和日本相比,差了很多。怎么办?自己造!怎么造的问题不是政府考虑,为自己造武器创造良好的环境,则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人员,资金,原材料的供应上,政府应该有所作为。”
“你是说,贵军有能力造出强大的武器?”对于武器上的弱势,老先生当然是知道的。
“是的,只要有很好的环境,武器的问题,由我方解决,但是贵方必须派出大量闲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进来。一是学习先进技术,二是学习先进管理,为国家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长远发展?不由得老先生刮目相看!
历朝历代,有几个人会想到长远?一个个都是鼠目寸光,何谈长远!这个人,这支力量,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