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疑虑求解(二)(1/2)
解离症,要不是有人向我解释,估计一辈子都跟它没什么关系。
从张诗妍那里,我大概知道了这是什么病,果然是极具戏剧效果,就像那种狗血的电视剧,特别喜欢用这种病设置剧情。
解离症最主要的问题是解离症状,即患者出现精神上的问题,却找不到生理病因,往往是用心理因素来解释。与解离症相似的是转化症,前者是以精神症状为主,后者是以生理现象为主。解离症和转化症并单独出现,可以是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
撇开转化症单说解离症,主要有几种分类,张诗妍提了三种常见的,解离性失忆症、解离性漫游,还有解离性人格症。
光听这些学术名就挺复杂,但是失忆症啊人格症啊,我还是有概念的,首先想到的便是人格分裂。
的确和我想的一样,解离性人格症正是我们通常说的多重人格或双重人格。张诗妍告诉我,谈锐问的正是解离性人格症。
一个人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人格,本身就是件矛盾又可怕的事情,多个人格彼此忽略,好像多个灵魂住在同一个躯体上。
我知道的最出名的多重人格患者应该非比利?米利根莫属。这个体内共有二十四种人格存在的人,简直是刷新了我对人类极限的认识。我很想知道,谈锐问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先是想我请教双重人格患者的症状、产生原因、治疗方法,都是一些正常人会有的话题,但是我看得出来这些都不是他要问的重点。”
我不解,除了这些,难道还有更重要的可问。
“他其实想问,这类人如果治愈后如再发病,会不会比过去更严重。又或者表现为,治愈后被扼杀掉的人格真的就不会再出现,还是隐藏在更深的地方,欺骗了患者本身,甚至是治疗者,等着某一天的爆发,一并吞噬掉表现人格,夺回人格主权,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