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格相融(二)(1/2)
我当然知道包含和包含于,这种东西怎么能难倒我呢。看着图上的圈儿,好像明白画的是什么了。
“喏,这两个圈儿代表同一个人的两种人格,a是表现人格,b是隐藏人格。我画了两种情况。左边是正常情况,右边,嗯,有点特殊。”
所有,他的意思是……
右边一个大圈包含着一个小圈,小圈是a,大圈是b,隐藏人格把表现人格围起来了,也就是说表现人格只是隐藏人格中的其中一种,是这个意思吗?
我用不专业的言词表达了这种理解,居然赢得了对方的赞赏。
第二次细思极恐,我立刻就想到了某种可能性。
如果猜测正确,那齐心就不是一般的有病,而是非一般的有病。
“在催眠的中途,隐藏人格显现,越俎代庖保护表现人格。虽然不是用奋起抵抗的方式,但作用起到的效果却是最佳。我想这个隐藏人格的能力远远超越表现人格,如果它想,完全可以融合表现人格。”
我愕然,光凭一次催眠就能探究出这么多东西,听起来多么不可靠。
“我怎么能相信你说的呢?”
这些所谓的心理学家啊催眠师啊,就喜欢搞噱头,当代的社会压力这么大,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来都说有心理疾病,也不能全当真不是吗。
再说,我跟齐心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但也交谈过观察过互动过,如果真有病也不至于没感觉啊。
“隐藏人格不会无时无刻出场,它存在的意义是保护表现人格不受伤害。当本体感到威胁或者受到伤害,它就会跳出来挡在前面,阻止外界的侵入。在平时接触中,这样的感受并不强烈,而在催眠过程中,却能寻出个蛛丝马迹。”
我摇摇头,表示不甚理解,再怎么说人还是同一个人,不过是存在两种不同性格罢了。
“这么说吧,催眠之前,表现人格出场,隐藏人格沉睡,表现人格对催眠并不排斥。催眠开始,两个人格同时进入状态,并没有什么特别。随着催眠的深入,探究到本体的内心深处时,隐藏人格感到威胁,并开始觉醒,从这时起会出现一个分叉。”
“其中一种是隐藏人格全面抵抗,拒绝催眠深入并摧毁,导致催眠失败。另一种是隐藏人格顺水推舟,先顺应催眠的作用,表现出高度的配合;同时在某处筑起一道屏障,用最温和的方式抵消催眠的反作用。这种方式极能混淆催眠师的判断,表面上看获悉了被催眠者的内心世界,其实不然,全面被蒙骗过关。所以,最终结果仍然是,失败。”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假动作嘛,虽然比较抽象,但的确是这个意思。原本是想一窥齐心的内心世界,套点重要信息,没想到居然窥出来人格分裂。
“别的呢,她有没有说一些奇怪的事情。”
“整个过程中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聊天,抓不住什么重点。不过有一点很有意思,她有一个习惯性很强的举动,也是因为这个动作我才发现中了圈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