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乱世大唐之富贵闲人 > 第十六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

第十六章 我本将心向明月(1/2)

目录
好书推荐: 炼狱亡灵法师 水浒攻略 龙的力量—南海扬 真君青龙剑 御师 出道入释 网游之门户清理工 异能魂游者 凤凰乱:错嫁冷魅王爷 异界侠客行

第十六章我本将心向明月

“怀玉啊,先歇一歇,擦把汗!”房老伯递一条手巾,“没有你帮衬着,我们爷俩只怕是早就添了沟渠!”

秦英将水桶里的水倒进大水缸,道:“依照咱两家老一辈少一辈的交情,我做的这点小事,算个俅咧!”

秦英见啥人说啥话,和房老伯在一起,少不得讲几句粗话就是为了逗老人开心。这不,房老伯少不得要说道一下:“你这娃子,如何又讲粗话了?将来要见至尊,做大官的,从现在就要把习惯养成了,免得将来君前失仪。”

房老伯做了几年从八品下阶的小吏,所以说话有那么一点讲究,后来中年丧子,老年丧妻,意气消沉,差事丢了,而今带着一个傻儿子过日子,甚是艰难。房老伯死去的大儿子,比秦英还要大一岁,两人从小在一起玩,那时房家家境亦好,秦英没少在人家蹭饭,现在眼瞅着老伯的日子过不下去,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吧!

活儿忙完了,爷俩坐下聊闲嗑。房老伯道:“你家也不宽裕,莫要再花钱买东西了。”

秦英中午过来的时候,带了一袋子米,一斗盐,十斤猪肉,搁在去年这些东西也值不了几个钱,但是现在的光景可是不同了,一时一个价,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难道要变天了吗?

老人一声长叹,秦英说道:“我家总要比您这儿强的多,我这是能拿出来了,拿不出来的时候,您老也莫要见怪。就是不知您老总说的我要做大官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到底能做多大的官。真的应了您老的吉言,咱们两家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了。”

房大哥去世的时候,秦英答应要照顾傻子兄弟,英雄重然诺,十年的时间,秦英做了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一切。

房老伯眉毛一挑,振声道:“念旧情即为大德,怀玉一身好武艺,你们秦家的三十六路锏法,只怕只有最后的‘杀手锏’不曾习得。适逢乱世,刀兵四起,正是英雄用武之时,你且看着,用不了多久,就会应验了老夫的话儿。”

秦英心中一凛:“房老伯目光如炬,居然知道我的武功进境。只有一宗错了,杀手锏不是不曾修习,而是不能掌握其中真髓,达不到祖宗所说的境界,也就不成其为杀手锏了。”

又聊了两句,秦英告辞出来,牵着马,在如火的骄阳中,向家的方向行来。

秦英的家在永平坊西北部,两进院子,十几间房子,规模和宋玉家差不多,经济状况比宋家还要稍好一点。宋家的钱都被宋玉当药吃进了肚子,秦家的钱都被秦英当礼物送进了别人的肚子。自高祖秦琼之后,秦家的后代不争气,没有出过拿得出手的人物,家道中落,秦英的堂兄袭爵做了家主,关系很近的了,也帮不上大忙,自己过自己的日子。秦英乐善好施,赢得了一个“赛专诸似孟尝”的绰号,再加上一身好武艺,娶了一房好媳妇。京兆长安有“崔、韦、杜、萧、李、张”六大家族,韦氏号称“去天尺五”,距离权势的最高峰不过一尺五,可见其滔天的权势。每天兴庆宫上朝的时候,大唐左相、集贤院学士、豳国公韦见素来到宫门前面,上前参拜的自家侄子外甥和辈分更低的晚辈一百五十多人,占了京官总数的二十分之一,这还不算和韦氏盘根错节、关系密切的其他势力。

秦英的媳妇韦瑞卿是韦见素的亲孙女,韦谔的女儿。只不过,瑞卿母亲出身娼门,做不得朱门大户的儿媳,就连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名分都求不得,只能做一个外室。官居“通议大夫行尚书吏部郎中彭城郡开国公兼门下省给事中”的韦谔半个眼睛都瞧不上秦英,然而瑞卿一心要嫁,只得依了。

秦英到正堂拜了双亲,这才回到自己房内,取出一块江南丝绸递过去:“瞧着好就买了一块回来。”

瑞卿喜滋滋地接过来,在身上比划着,如同一只欢快的云雀,忽地想到了什么,斜了一眼丈夫,问道:“前几日尉迟兄弟刚送过来五根金条,说是子建兄弟给的,怕你乱花直接交给了我。然后,程兄弟又送了几袋子粮食腊肉,你们兄弟怎么突然就有了钱?”

秦英黄脸一红,低了头道:“子建兄弟师门给的银钱,他私自动用了一些,贴补家用。你是知道的,我又怎会乱来。”

“抬起头来!”

又来了。

秦英慢慢抬起头,瞪圆了眼睛,暗道自己说的就是真话给自己鼓气,瞧着女人的脸儿和那鼓鼓的胸,心内一热:自成亲以来,瑞卿的胸好像一直在长啊!

对视良久,瑞卿没有现任何破绽,忽然现夫君目光如火,脸在红,呼吸也有些急促,眼睛在瞧着……

瑞卿气的一跺脚道:“大白天的又动了坏心思。”

秦英将娇俏可人的女人搂在怀里,轻声道:“我瞧自家女人,怎么又能说得上坏心思?”

瑞卿在男人的怀里有些气急:“我总是知道阿秦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求了大兄为你在衙门里谋个差事,也不见回音。是不是再送些钱过去?”

秦英的手自然地探了进去:“你现没有,这里又大了。”

“人家跟你说正事呢,哎呦不要了……”

“难道我说的就不是正事?”

屋檐下笼子的八哥边跳边叫着:“正事,正事……”

尉迟胜做的更是正事,拉着阿爷去泡温汤。每年酷暑难耐的时候,皇帝都会都会到华清宫避暑,长安的老百姓没有行宫,王公贵族在城外都有别墅,平民百姓富裕一点的可以到城内的汤馆舒服一下,有上顿没下顿的那种,在家里弄一个大木盆,晒点水自己解决了吧!

尉迟胜原来就是想尽孝心,让阿爷高兴,所以强拉着阿爷出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愿意听大嫂的闲话,不愿意看那张脸。尉迟家弟兄两个,长兄成亲之后,不到一个月就分家另过了。那时尉迟胜还小,帮不上阿爷,阿爷的辛苦全看在眼里。也不知大嫂怎么就听到了风声,尉迟胜财了,隔壁院子住着,原来是一个月来不了一趟,这两天,成天的窝在家里,不是拉着阿母说闲话,就是帮着做活计。尉迟胜就想不明白了,人怎么就这么势利呢?既知今日,早先怎么就不给自己留条后路?

虽然看不惯这女人,瞧着大侄子却是满心欢喜,也不愿让大哥为难,尉迟胜选择了出逃。自永平坊向北,跨过两个里坊就是怀远坊,正北是西市,客商云集,长安城内的东西两市以及周边的里坊住着大唐最有钱的人家。大肚子王元宝住在怀远坊,就在他的宅子旁边开了家很有名的“王家温汤”,生意火爆,听说叛军入城就在这两天,“王家温汤”进进出出的人却不见减少!

“两位客官里面请,伙计招呼着啊!”

门口体面的知客热情接待,刚进了门,小伙计递过两条湿毛巾,大热天的擦一把脸,非常清爽。

“请问客官,大池中池还是小池?”

阿爷道:“没那么多讲究,就大池吧!”

小伙计眼睛里立即闪现出一丝果然如此,对尉迟胜来说最要紧的就是面子,天底下没有比阿爷的面子更大的了。大眼珠子一瞪,瓮声瓮气地说:“小池子,要好的!”

小伙计嬉皮笑脸地说:“公子可能不知,小池子要很多钱呢!”

很明显,小伙计不相信尉迟胜爷俩身上带着太多的钱,来之前已经把最体面的衣服都换上了,阿爷身上的绸缎长衫每年也就是在顶要紧的时候穿一次,今天都穿来了,混账东西怎么还这样?

尉迟胜问:“很多?”

“很多!”

随手砸过去一块金子,喝道:“这是多还是少啊?”

“哎呦,我的爷啊!这当然是多了,够了,足够用的。”小伙计恨不得抽自己嘴巴,今天怎么就看走眼了呢?赶紧作揖赔不是,阿爷是厚道人,示意尉迟胜不要为难人家,于是,在屁颠颠的小伙计的引领下,来到一间装修雅致的房间,伙计将衣服收起来,连说了几个“请”字。里面是一方汤池,差不多一丈长宽,池子里飘着鲜艳的花朵,花儿并不是静止的,似乎在缓缓移动,那么也就是说池水正在流动了?

坐在池子里,阿爷盯着儿子,长叹一声:“三十年前,和你阿母成亲的前一天,我来过这里,想不到这辈子还有机会……”

尉迟胜道:“阿爷说的什么话,儿子一定要让阿爷阿母过上好日子。”说着,握紧了拳头,又加上两个字:“一定!”

看得出,今天阿爷还是高兴的,那就好了。

“阿爷,我给你搓背吧!”

“好啊!”

尉迟胜搓的很用心,一个劲儿地问力道是大还是小,阿爷的身子骨很结实,铺子里遇上大主顾,阿爷还是要亲自出马的,高祖留下了两项本事传家——打铁的手艺和杀人的本事。阿爷学会了前一项,我想学后一项,却还要阿爷点头。

尉迟胜很巴结,甚至都感到自己有点贱,如果不是面对阿爷,他是无论如何做不出来的。阿爷忽地睁开眼睛说道:“达不到条件,我不能坏了祖宗的规矩。”

尉迟家最厉害的不是鞭法也不是槊法,而是槊中加鞭的杀招,据说只有三式,祖宗凭着这项本事在万马丛中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一想到这里,尉迟胜就禁不住热血上脑,激动的不行。而要学三式绝招,条件是杀五十人。前几天那场血战,最多算杀了一个半,距离五十还有很远的距离。尉迟胜就不明白了,如果杀不到五十人被别人杀了,祖宗就高兴了?没准,祖宗还是混账多过聪明啊!

洗干净之后,转到隔壁,揉脚、掐腿、拍腰,还在脑袋上按来按去,尉迟胜都有些不耐了,强忍着没有作,等到折腾玩了,“腾”地起身,活动一下身子,嗯,好像挺舒服的。

阿爷在拔火罐子,尉迟胜取了一杯茶,喝上一口说不出的香醇,到外间听小曲,那女子的声音极为好听,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个女人。暗骂一句:“不是人,”却怎么都忘不掉她,尉迟胜很愁,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呢?想接近她,寻不到机会;想让她高兴,不知道法子;不想她,又不能够。尉迟胜越想越愁,将茶水当了酒,阿爷出来的时候,他一个人喝了三壶茶。

最后一算账,茶钱都能买一头大花猪了,尉迟胜不禁想道:“开铁匠铺,没有开汤馆来钱快!”

程千牛一直有一个疑问:狗东西是喜欢漂亮的人物还是更喜欢骨头。说来也邪性,不管是白毛狗还是黑毛狗,见着他就咬,厉害一点的还往上扑,难道就因为他长得难看?“郑家梨汁”的婆娘,一见到他被狗咬,就会喷粪:“倒霉娃子,狗都讨厌呢!”千牛知道自己长得稍微差点,也不是靠卖屁股赚钱,长得好干什么?宋玉长得倒是不错,比寻常的大姑娘还要俊三分,不是得了个“绣花枕头”的绰号?

今天,程千牛要用香喷喷的事实告诉大家一个道理:狗东西毕竟是狗东西,比不得人,不知道美丑咧!

刚出了家门,看到房家的傻哥,程千牛嚷道:“喂,小房子快过来,大兄给你糖吃。”

小房子不像狗东西,他喜欢千牛哥,因为千牛哥给他糖吃。

吃了糖,小房子替千牛哥拎起两个大竹筐,问道:“千牛哥小,秦大哥大,不是大兄。”

千牛乐了:“好,小房子聪明,谁都骗不了你,那你就叫我二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