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幽燕长风(中)(2/2)
阳玄颢点头脸色总算好看了一些沉默着想了一会儿才开口:“那现在对燕州……”
齐朗与谢清悄悄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两人躬身执礼齐朗出声询问:“不知陛下圣意如何?”
“朕……朕不知道……”阳玄颢沉吟了半晌给出了这么一个答案。
“朕也不知道该如对燕州才好!”
“如果是这样臣等请陛下依律而断!”齐朗沉声给出答复。
总算阳玄颢没有昏头知道朝廷不能退让。
施恩是一回事让步是另一回事。
“现在?”阳玄颢惊讶——现在正是用人之时啊!
“只有现在!”齐朗说得肯定“朝廷绝对不能事情结束后再进行处置!”
阳玄颢看向谢清谢清也点头:“事后处置于朝廷无益!”那样总是会让联想到“卸磨杀驴”之类的典故。
“雷霆万钧之后也该是雨露甘霖吧!”阳玄颢轻语齐朗与谢清却低下头毕恭毕敬仿若未闻。
“朕想加恩四皇子!”阳玄颢见两人这般表现只能咬着牙自己开口。
“陛下三思!”齐朗与谢清同时惊呼。
“为何?”阳玄颢有了恼意。
齐朗与谢清彼此看了一眼便达成一致齐朗缓缓言道:“陛下之意是如何加恩呢?”
阳玄颢一愣。
“陛下熟知礼法史籍除非嫡皇子我朝历来对皇子的封赐最早也在启蒙之后而此举向来都会引来朝中的纷乱!对皇子而言稚年加恩亦非福泽臣等请陛下三思!”齐朗很郑重地说明了理由深深地拜礼。
阳玄颢语塞心中却因为惶恐而起了怒火。
“反正朕就是不能对皇子加恩!”他冷言“只要不是嫡皇子朕就不能多加恩宠!两位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齐朗与谢清同时皱眉却不能不跪下:“陛下息怒!”
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元宁皇朝从不否认庶出皇子的卓越才能但是对储位嫡庶之分仍然是难以跨越的障碍坐在皇位的人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是必须是最正统的、最可服众的从这一点来说嫡皇子拥有更多的优势。
这一切让元宁的朝臣从不赞成皇帝过分地宠爱庶出的皇子那样也许会引起不必要的野心扰乱朝政的同时还可能毁掉一个可造之材。
元宁宗室宁可皇帝虚悬储位也不愿意皇帝因为私心动摇礼法的根本。
阳玄颢有些泄气:“朕又不是立储只是想让四皇子……”
“陛下臣以为赐名之后四皇子的恩宠已极此时不可再加任何恩典!”齐朗坚持这一点。
此时多加一分恩黄燕州便多三分可恃的资本于战事无益于朝廷更无益。
“陛下不若待战后锦上添花!”谢清提了一个折衷的办法。
阳玄颢知道此事已经无法得到两人的任何支持便点头作罢。
永宁王的镇北大将军府有自己的情报来源不等外政厅的消息转来夏承正已经对北疆边防做了布置除了调兵遣将之外他第一次行文燕州太守府要求燕州将储粮转移至云、承、宁等州只留下最必要的数量并立刻分至每户。
夏承正并不认为此时是开战的最佳时机或者说只要不是他自己选择的开战时机便不是好时机他希望让周扬知难而退。
赫连平与纳兰永同时否定了他一厢情愿的想法。
“飞骑军既然重建必要立见成效。”
“周扬朝廷不可能用漫长的时间去等待所谓的时机。”
“殿下看看是谁提出重建飞骑军的?关系着朝中的党争说不准还连着后位、储位!哪里由得将领作主?”
“您还真以为周扬要的是粮食啊?对一部分人来说得到粮食最好得不到亦无妨说不定他们还能赚一笔!”
夏承正被这两人恨铁不成钢的语气一惊随即便笑了。
“二位的意思本王已经明白了。”夏承正笑着说眼中却有了沉思之色“两位当知道今年北疆大旱虽然储备足够但是一旦开战转运所耗依旧巨大本王并非避战只是尽可能让对方选择不战罢了!再说便是开战本王也未必照他们的想法打!”
赫连平在元宁军中的时间稍长一些比纳兰永更明白元宁将领的想法与周扬或者说与他所知道的任何国家都不同元宁皇朝要求将领对开战的花费有一定的认识对征用民力更有严格的规定用提出这一要求的世祖皇帝的话来说:“你们要军功没问题!但是如果你们的军功让国库连军饷的钱都不剩了那么你们自己掂量朕是该赏你们的功还是杀你们的头!”
文官们对此大加歌颂认为这是圣明天子才会有的决断却不知当时元宁为了给付兆闽庞大的赔偿金额国库真的是连军饷都不出世祖这番话约束了军中的所有将领但是背地里夏祈年还说了一番话:“朝廷没钱你们自己看着办不准扰民、掠民只要不惹到两国开战其它的一切本王担下!军功计算封爵、官位本王替你们要但是赏赐与钱粮反正现在是一分都没有!”
那是几百年来武官们第一次明白“内圣外王”还有这么一个解释!
也是这一番话稳住了元宁几乎涣散殆尽的军心士气。
对于周边国家的抗议元宁的外政官员心有戚戚地道:“我们也想惩办那些逃兵但是朝廷现在连粮饷都不出不哗变已是万幸我们至少还领着俸禄哪有脸说话便是提了将军们手一伸——‘要杀也要把欠饷付了!’您看!贵国有这抗议的工夫倒不如直接剿匪算了!放心我朝不会抗议的!”问题是人家总不能到你至略的国土上剿匪吧?元宁咬死了人就在境外至于实情谁说得清?毕竟元宁的边境线实在是太漫长了。
夏承正自然知道这些因此他很快便有了决定——幽燕铁骑被要求轻装出击化整为零各自为战目标是周扬的补给线。
如果是北疆的其它将领接到这种近于放任自主的命令多会欣喜若狂对幽燕铁骑而言这道命令就不是那么受欢迎了。
此令一下幽燕铁骑的统领风铭便被属下的抗议言论淹没了。
“我燕州军向来整军同攻同在从未如此出战!”
“轻装出击是要我们放弃自己的优势永宁王的用心……”
“如今家中是非不断谁有心思出击?”
风铭被他们说得火起:“你说的这些我不知道吗?镇北大将军正式军令你们抗命试试!”
“统领!我们担心朝廷是在借机……”
“放肆!”风铭大怒“难道我燕州军不是朝廷的军队?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统领其它不说只说军心可用与否您难道不清楚吗?”这一句话让风铭无言以对的确燕州军中的将领都挂念着家族的事情哪有心情领兵出战。
大帐之内沉静良久风铭转身拔出放在一旁的佩剑一声低吟伴着他沉重的声音:“举剑!”
剑一起拔出没有人犹豫。
“你们对它过誓!”风铭没有多说只是简单而平直地陈述事实。
勿违军令!从他们受剑成为燕州军的一员那天开始军令便是他们永远不能违背的指引!
“我不管你们有多少顾虑多少想法!军令一下!军队一动!你们便是燕州军!——燕州军出自燕州却不是为燕州而战!永远如此!诸君谨记!”
“是!”烛光映着长剑寒意直逼心头。
夏承正听到幽燕铁骑“依令”的回报良久无语。
“殿下……”幕僚想劝却被他摆手阻止:“你要说的本王都知道的但是事实便是事实不会因为解释而改变!”
他纵然有心却无力亦无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