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煮酒论仇敌(1/2)
接下来几天周亭负责同清廷官员落实协议签约的各项细节赵强则由清廷的官员陪着到城中各处游览赵强看到盛京虽远处关外但物产丰富交易旺盛百姓安定富足各族居民和谐相处其繁华热闹不让京城心里暗自佩服皇太极治国有方。
这一天多尔衮趁周亭外出时来到馆驿约赵强去观看清军演操二人骑马到了城东校场在校场中央近二万名清军士兵整齐的列队站立多尔衮陪同赵强上了观礼台坐定负责指挥操演的将军令旗一挥清军士兵单膝跪地齐整的高声叫道:“给大帅请安!给赵大人请安!”
多尔衮含笑挥了挥手那将军又挥动令旗战鼓随即隆隆的敲响清军士兵开始操练起来操场上顿时尘烟滚滚赵强跟李刚学过阵法他细心的观察清军的行动。只见清军士兵随着鼓点穿插跑动行动敏捷分分合合进退有序演练出各种阵型显然训练有素。赵强看得心惊心道:“清军的实力不可小视如果当初是把这支部队派到辽西作战恐怕明军根本就不是对手。”
多尔衮对赵强说道:“赵大人你观这支部队战力如何呀?”
“恩训练有素作风硬朗真乃威武之师!”赵强赞道。
“呵呵可这支部队就是被你打的望风而逃的辽阳守军呐。”多尔衮笑着说道。
“啊!”赵强听了一愣他清楚的记得攻打辽阳的明军在战报中说:“辽阳守军因惧怕明军弃城而逃明军趁势追击歼敌近万!”如果真是这支部队当时在镇守辽阳怎么会让明军那么轻易的得手呢?原因只能是一个:清军是主动弃守辽阳!乃至主动弃守整个辽西地区自己的这一连串“胜仗”根本就是白拣来的!赵强微皱眉头将锦州之战前前后后的情况和局势对比着一分析顿时觉得头皮麻脊背一阵凉锦州之战前在东北的明军和清军基本上处于均势谁想打败对方都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可现在呢清军却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以明军现有的兵力防守这么广阔的区域再想“集中兵力据城坚守”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目前清军随时可以挥师南下各个击破明军占领关外的大片领土。“上当了!”赵强醒悟过来可他随即又觉得疑惑:“多尔衮干吗要把这个底儿告诉自己呢?”
赵强思索着走了神儿多尔衮在旁问道:“赵大人想什么呢?”
“哦?哦!”赵强故作镇定的笑道:“这个我在想你们的太宗皇帝真是英明之主雄才大略呀!辽西之战你们胜了。”
多尔衮见赵强参透了皇太极的战略意图不由笑道:“赵大人真是聪明呀不错辽西之战我军虽然丢失了大片的土地但是却确立了军事上的绝对优势。这都是我主圣虑高远的战略部署所致呀有道是良臣择主而侍我能追随如此圣主真是今生之幸呀满清得此圣主也是我万民之幸啊。”
听多尔衮由衷的夸赞皇太极赵强想起了自己的那位刻忌成性心胸狭隘的主子不由的深深叹了一口气。
阅过兵已是晌午多尔衮带着赵强离开校场顺着一条窄窄的街巷策马前行三拐两绕过了几道门赵强见道路两边开始有清廷侍卫在站岗不由问道:“元帅咱们这是要去什么地方?”
多尔衮神秘的说道:“我带你去见一个人一会儿就到了。”
两人又走了一段在一个月亮门儿前下了马随从接了缰绳两人步行穿过一个大花园来到一座大屋跟前多尔衮在门前跪倒说道:“启奏陛下臣多尔衮奉旨将赵强请到。”
只听门里一人沉声说道:“哦!快请赵先生进来。”
“遵旨。”多尔衮起身撩开棉布门帘伸手一让说道:“赵先生请进我太宗皇帝就在屋内。”
赵强这才惊觉原来自己是到了清廷的皇宫内院被秘密安排来见大清的皇帝皇太极了。他迈步走进屋里只见皇太极正背对着他看着北侧墙上的一张巨大的地图皇太极转过身来两人相互打量着。那皇太极五十多岁个头不高脸膛黝黑额头宽阔目光深邃仿佛能一眼看到人的内心深处。
赵强自恃乃一国使臣只对皇太极一揖淡淡的说道:“在下大明钦使赵强参见皇上。”
皇太极并不介意赵强的态度随和的说道:“呵呵赵先生请坐盛京苦寒偏远之地先生远道来此可还习惯吗?”
“哦有劳皇上挂怀一切都好。”赵强说道。
皇太极沉吟说道:“赵大人久居京城敢问这盛京比那京城如何?”
赵强不知皇太极问话的用意直截了当的答道:“要说地势优越气候舒爽是京城好些要说官民和谐社会安定是盛京好些;要说物产丰富繁华热闹则在伯仲之间。”
“恩说的透彻赵先生真是爽达之人。”皇太极由衷赞道。他站起身走到北墙那张大地图前面招呼道:“赵先生请到这边来。”
赵强起身来到了皇太极身边同他并肩观看那张地图那是一张明朝的疆界图图中国家及各省的边界画的很清楚各种地貌特征也标注清晰河流、山脉、高原、草原都用不同的颜色描画所有的地名都用满文在下面用汉文小字注解在地图上还画了各色的小旗代表着当前国内各派势力的范围。
皇太极指着这张地图问道:“赵先生看这张地图你可有什么感悟吗?”
赵强通过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已经领略到了皇太极的雄才大略知道此人有称霸华夏的野心他思考了一下说道:“这张地图所示的是皇上的心胸与眼界在下妄断皇上是以统一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为理想!”
“知我者赵先生也!不错这张地图所及就是我眼中未来的大清帝国我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就是要建立一个盛世帝国。别人说我是野心也好妄想也好都没关系这是我自少年时代起就立下的雄心壮志也是我毕生的追求!”皇太极侃侃的说道。
赵强静静的听着思考着。
“我想创建的不仅是一个庞大的帝国更是一个百姓富足安乐的太平盛世到那时没有战争、没有匪盗、没有民族歧视、没有疆界的争端、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大万国来朝。如此盛世你以为如何?”皇太极张开双臂挥动着。
赵强叹息一声说道:“皇上心胸博大志存高远在下佩服不过建立这么个帝国不知要经历多少年的战争造成多少的杀戮啊。”
“不错是会付出很大的代价造成很大伤亡!但是你想过没有照大明朝如今这种内乱的局面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又有多少人在战乱中流血丧生?前年北方一场大旱又饿死了多少黎民百姓?”皇太极一连串的质问让赵强哑口无言。
皇太极接着说道:“杀是为了不杀战争是为了永远的消除战争。我一统华夏给天下苍生一个和平的家园有何不妥!不瞒先生以我大清的军力别说东北就是现在兴兵中原进占北京也是绰绰有余的!但我不想那么做你可知是为什么吗?”
赵强默默摇头说道:“在下不知请皇上开导。”
“就是因为想少些杀戮。”皇太极指点着地图接着说道:“如今明朝虽内乱但还只是西北、西南一隅江南、直隶、山东大半个国家还没有乱一些地方还比较富足部分老百姓还有活路还对大明朝廷报有一丝留恋。如果我们此时进军中原必定招致广大汉人的激烈抵抗因为在他们眼里我们是异族是靼子!”皇太极说道这里脸色微红显然有些气愤接着说道:“但是据我判断过不了多久明朝的江山就会土崩瓦解因为你们有一个太无能、太自私的皇帝李自成很快就会把明廷的江山打烂。到那时候天下大乱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自然会人心思定。那时侯我朝将会出兵逐鹿中原一统天下百姓得了太平自然会拥戴我们也就少了很多的杀戮。正所谓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其实满汉本是一家这大明天下本来就是民族混杂苗、蒙、满、回、藏不都是炎黄子孙吗?为何非要汉人当皇帝呢!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你们的皇帝昏庸无道心胸狭隘连袁崇焕这样的忠臣良将都能屈杀如此倒行逆施大家还保他做甚!”
皇太极转过身子扶住赵强的肩膀郑重说道:“赵先生我今日对你敞开心扉是希望你能弃暗投明归顺满清我愿给你王侯之位你我携手共创炎黄子孙的太平盛世如何?”
赵强被皇太极的话深深的打动了尤其是皇太极创建太平盛世的理想也是他自己内心深处的愿望。
赵强愣在当地陷入沉思他觉得让皇太极这样一个圣明的君主一统天下真是万民之幸比那崇祯皇帝好了不知多少。可他随即想到在历史上满清是以残暴和嗜杀而闻名的满人圈地让汉民失去土地沦为贫民;逼迫汉民去留辫子否则杀头;在统一天下的征伐中也屡屡犯下血腥屠城的罪恶在锦州城外清兵残忍杀害汉民的情形也历历在目。这和皇太极所形容的太平盛世相距甚远为什么会这样呢?赵强疑惑了。赵强回忆着历史猛的他想起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所有的疑惑也有了答案。
皇太极还扶着赵强的双肩期盼着他做出决断。赵强缓缓的用力的摇了摇头走回自己的座位坐下注视着皇太极说道:“皇上您的雄才大略令在下钦佩您创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也让在下感动不过我不能答应您的要求。”
皇太极神色黯淡平静的说道:“人各有志我不会强人所难你既做此决断想必有你的理由不知能否见告。”
赵强一笑说道:“当然可以皇上胸怀天下万民乃不世出之一代圣主但恕在下直言您一人之志非整个满清之志您一生之志非万世子孙之志。您能体恤天下万民有建太平盛世之愿但您的手下呢?您的子孙呢?您想过没有一旦您百年以后天下会是什么样子您的臣下、您的子孙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纵观历朝历代开国的君主大多是克己自律有一腔强国富民的抱负想建万世不拔之基业但传至子孙往往就忘了先人的意愿穷奢极欲残民以逞时日久了必然招致天怒人怨乃至亡国。再说我觉得满清人从总体来说还是嗜杀好战的只您一个人有济世之心恐也难调这么多的部众啊。所以在下想来想去还是待在明廷静观其变为好再说我身为汉民也不愿背了这助纣为虐的骂名万望皇上能见谅。”
皇太极长吁了一口气说道:“先生之言透彻三札朝代兴起更迭确实无不遵循这条铁律。其实先生所言我也多有顾虑只是一直没有找到解决的良方只能在训导子孙选立皇储上多下功夫。不瞒先生如今我给我的皇儿们请的老师一个是教汉文、满文的另一个却是一位佛学高僧我这样做为的就是让他们多一份佛家的仁心少一些我们满人的暴虐但我所做的也仅此而已再传至后代就难以料想了。可惜人生只有百年能否得尝夙愿还要看天意如何呀。唉!”
两人都直抒胸臆言谈自肺腑谈的甚是投机不觉已经过了午饭的时间这时候庄妃玉儿领着皇子福临进来了。原来到了午膳时间玉儿现皇帝没有用膳一打听知道他正在御书房接见赵强料想是谈的投机连吃饭都忘了所以吩咐人将酒菜送过来她也对赵强颇为好奇就带着儿子福临一起过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