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碗 王轼临危受命(1/2)
同良也是大风大浪过来的人可此时他执着手中那支却感觉重逾万斤。按照王钰的意思拟好圣旨后直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一般。捧起圣旨让皇帝亲自过目后只听王钰说道:“好甚好。”
“三位爱卿朕自知天寿将终今日已经拟好遗旨若有不测来不及亲自宣布你们三人务必按照旨意行事拥立新君使朝廷不至于陷入动荡。尚同良你把朕的遗诏让其他两位看清楚然后封存由你保管。汉王回京之前不能宣布。”王钰仿佛了却一桩心事。该做的能做的我应该做了剩下的事情就看下一代自己的本事。
三位大臣悲从中来他们都是跟随王钰多年的元老虽说伴君如伴虎天威难测可王钰待他们的确不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宦海沉浮中打拼一生心里残存不多的感情被皇帝这一番临终之言所激起。
“陛下好生保重不日必将康复臣虽老迈仍旧期盼着有一天圣上诏命一下再提虎狼之师为国征战血染黄沙。”林冲七十高龄此时却象个孩童们泪流满面几乎不能自制。三十多年前眼前这个至高无上的皇帝还是布衣就仗义相助自己的一生完全与他联系在一起。没想到自己老而不死他却要先走一步。
“好了朕累了三位爱卿去吧。尚爱卿你是百官之朕不能理政期间由你主持廷议有事不能决定。可向贵妃请示。”王钰展颜一笑轻声说道。三人起身告辞退出寝宫尚同良行至宫门时。却又迟疑起来。是不是应该提醒皇帝不能只对皇子们对后宫嫔妃也应该有所交待安排。若有朝一日。皇帝不在了新君继位应该约束后宫。使其不得干预朝政。
回头望时现皇帝已经睡下此时实在不宜再去打扰。手中握着那份沉甸甸的圣旨这位老臣的心情五味杂陈皇帝的信任实在是比天还高遗诏由自己保管也就是意味着。让自己临终顾命。但愿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为陛下效忠。
“你还有事?”正当尚同良准备离开之际背后响起皇帝的声音。
当夜过后三位大臣领了皇命林冲为免横生枝节。星夜赶回真定整顿军队。准备实践他对皇帝地诺言若有人敢对圣上诏命有任何的质疑南府军第一个不答应。
王钰连夜急召童贯。尚同良入宫一事第二天朝中许多大臣就已经得到消息。这些人几乎一致断定圣上此举必是留下遗诏以防万一。遗诏由谁保管写的是什么无从得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储君的人选一定在昨夜决定下来了。
显德元年腊月皇帝地病情越加沉重据说已经眼不能动口不能言除了皇后童素颜谁也不能一睹天颜沈拓寸步不离的守在寝宫之外谁去都会被挡回来。北京城的警戒明显加强京师卫地士兵开始在街道上巡逻。
但汉王至今没有回到北京满朝文武翘以盼等待立储圣旨的宣布却迟迟不见动静。童府和尚府不约而同的开始闭门谢客两位老臣口风极紧不管是谁去打听休想得到任何一丁点消息。
“卑臣见过贵妃娘娘。”沈拓面对着耶律贵妃心里已经开始打鼓。
“圣上今天病情有好转吗?”耶律南仙问道目光有意无意地往寝宫里飘。
“回娘娘的话今日服了新药已见好转但仍旧不能轻动卑臣已经请过旨任何人不得入内。”他知道耶律贵妃来不比其他人可以轻易挡回去遂先声夺人。
耶律南仙听后点了点头脚下一动就往寝宫里移。沈拓一见将身一闪挡在他面前俯道:“请娘娘不要让卑臣难作。”
“嗯?难不成沈公公的意思本宫也属于那‘任何人’之列?难道圣上有亲口说过不许耶律南仙进宫面圣?”耶律南仙脸色一沉不满的问道。
沈拓一怔圣上的确没有说过不许耶律贵妃面圣这句话可这不是明摆着的么?以贵妃之尊怎么也玩起这种字眼游戏来?
“回娘娘的话圣虽然没有这么说过但却说过除皇后外任何人不得进见。”沈拓据理力争坚决不让。皇后才是后宫之主贵妃应该不至于凌驾皇后之上吧?
耶律南仙眼睛微闭盯着眼前这个宦官难怪圣上如此器重他以前还真是小看他了。
“本宫想知道如果今日非要进去你会怎么作?”耶律南仙拿出了她契丹人的剽悍。
沈拓寸步不让微微抬头道:“若贵妃娘娘执意如此除非从卑臣身上踩过去。”
“你好大地胆子!你敢威胁贵妃娘娘!”耶律南仙身后一名太监厉声喝道。
沈拓一肚子的气没处撒正好有人往刀口上撞冷笑道:“卑臣在回答贵妃娘娘的话你是何人?轮得到你说话?天子寝室前大声喧哗你长了几个脑袋?”那小太监一听下意识的往回缩内侍省的一把手可是沈拓。
“沈公公本宫没有听错地话你是在提醒我你是内侍省的都知?”耶律南仙抓到了他地把柄当场难。
沈拓脸色一变正不知如何应对时身后宫门“吱嘎”一声开了里面走出一人正是大燕皇后童素颜。
“何人在此喧哗不知道圣上龙体抱恙吗?是何居心?沈拓!”童素颜脸色不太好看。
“卑臣在。”沈拓躬身答道。
“你怎么当的差?圣上交给你的事情你就这么办地?内侍省看来该换人了。”童素颜今天似乎变了一个人从前她是绝计不会抖出皇后的威风处处与人为善朝野上下都视之为女菩萨。
耶律南仙听出来了皇后地话明责沈拓。实则是在教训自己她不明白一向心肠软得出奇的皇后怎么今天也威了。遂上前见礼道:“姐姐也在。”
“哦
不需与这些人一般见识。圣上需要静养我们走吧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而后在宫娥搀扶下。向外走去。耶律南仙躬身相送心里老大不是滋味。一个赵出云从进门那天起就跟自己不和现在皇后也是如此……
景泰宫
王轼已经成年。十六岁时就应该搬出皇宫单独开府但事情一直拖了下来。等到王钰征吐蕃回朝有大臣提出此事正要处理时四川又出事他又病倒一直耽搁下来。
庭院之中太监宫娥环侍四周。王轼一袭白袍手提钢枪正盯着场中一个小太监。这小太监缩手缩脚的站在场中央浑身颤抖左右两只耳朵。一边挂着一个铜铃头顶上还顶着一杯茶水。一脸地苦想。
“王爷真要玩这么大吗?小人就一条命不是舍不得交给王爷。万一小人有个闪失以后谁来伺候您?”小太监几乎快哭出来。
王轼掂了掂手里的枪嘀咕道:“造办局这新枪分量比从前重本王使着好象不太顺手。”
那小太监一听胆都吓破了:“王爷既然如此那就别玩了吧?”
“那怎么行?哎你站好别乱动要不然一枪扎错了地方那可是个血窟窿。”王轼故意吓唬他。场边的太监宫娥们都偷笑起来恭王地身手他们是见识过的象这种把戏不过是小菜一碟。这小子新来的不知道王爷地虎威。
“站好了啊本王来了。”王轼将枪一扬作势欲冲。那小太监心里十五只桶打水七上八下挨千刀的内侍头头们怎么把自己配到恭王这里来了!
闭上眼睛期盼着时间过快一点可左等右等不见动静小心翼翼的睁开一只右眼这一看直看得他倒吸一口凉气!两名宫娥正拿着一块白布在蒙着王爷的眼睛!
“王爷您这是要玩死我啊!”小太监已经开始有哭腔了。场边的奴仆们也开始替他担心起来这不蒙眼睛还好说蒙上眼睛可是头一遭啊王爷不会失手吧?
“顺喜说到五。”王轼将钢枪一挑大声说道。
“是小人开始数了。”场边一名太监回应道说罢清了清嗓子“一……”
一字刚出口王轼脚下一动身形如风一般扑将过去!那手中一柄钢枪如银蛇一般舞动。场中的小太监只感觉耳边一阵风飘过铜铃叮叮两声响已然落地。
王轼其时已经冲到他身后突然反身一枪挑起他头顶上的茶杯平平稳稳。仔细看时现茶杯里面的水一滴也没有洒出来。
“好!”一阵轰天叫好声响起奴仆们奋力鼓掌只恨爹娘少生了几支手。两名太监上前一个接过他地枪一个替他取下眼睛上面的布条。王轼端着茶杯笑意吟吟低头喝了一口。再找那小太监时已经瘫倒在地上脸色煞白死蛇一般。
“起来吧这是景泰宫的规矩新来的都要经历。本王要是这点本事也没有岂不辱没了恩师的名声?哈哈!”王轼经过那小太监身边时伸手拉起了他。
“你不知道吧?咱们王爷地授业恩师是大司马韩王爷当初前宋禁军第一高手。咱们这些年来也跟着王爷学了不少。”
王轼步行至堂前正要取过衣袍穿上忽听背后有人喊道:“轼儿。”
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儿臣叩见母后。”
童素颜站在门厅处脸上神情不悦楚红秀在她身边搀扶也是一脸的担忧轼儿这孩子天性好动这也就算了怎么今天如此胡闹若有个闪失岂不误伤人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