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浊浪滔天(2/2)
“回陛下。成国渠建于武帝在位期间。之是一条以渭水为水源的的大型灌渠位于渭水北面渠在郿县境内傍渭水向东经★[1-离]、槐里等县渠尾接上林苑的蒙茏渠。成国渠的长度略小于白渠。溉田面积约万顷左右是白渠的一倍以上。现在是关中最主要的灌溉渠道。”
我见问他不倒知道他的确有些真才实学不是一味冒充心下开心。这个时代。找一俱有真实本领的干吏比找一个才学渊博的学者还要为难。不由得考问地口气已变成了咨询:“那么你说关中之水当如何来治?”
“回陛下关中渠系共分三类即以泾水为水源地引泾渠系以渭水为水源的引渭渠系以洛水为水源的引洛渠系。泾水多沙郑国渠下游竟然高于泾水已经废了若想整治困难重重费力而难见成效。白渠设计较为合理故只设一水官定期修缮便可。臣愿为陛下扩建成国渠。”
“如何扩建?”
“回陛下臣拟将成国渠由郿县向西伸展到宝鸡伸长渠道百里。新渠以汧水(千水)为水源增加渠道入水量增加灌溉面积。向东伸展百里到泾水入渭附近。这样成国渠既可用于灌溉土地又可用于漕运。若可能我还打算在武功之西筑六门堰汇集渭河以北一些小水以补充成国渠的水量。一条成国渠臣可为陛下灌溉二十万倾土地。”
二十万倾!我看着眼看这个相貌丑陋的中年人不由得暗叹这下子挖到宝了。
“魏臻。”
“小人在。”
“朕于水利不甚了了。朕荐你在丞相府中任事。丞相病好之后你把今日与我所说地再向丞相汇报若丞相认可朕便全力支持你兴修水利。水之为物其性至弱一旦奔突起来其势又甚刚治水难治水时要多征求意见此渠每经一处必先与当地老家商议集思广益不可自以为是。你说你最敬重李冰。当知李冰本来并不通治水只因为任蜀中太守才将全部精力放到治水之上。万众一心终使益州成天府之国。东吴亦兴水利然这些年来东吴未见水利独见水害(此事史有记载)可知治水之事只凭一腔热血是不成地不然费了力气却起不到收益。便如你说龙渠费尽力气却无法用岂不是罪过?”
魏臻听了也不由收起满面骄色施礼道:“陛下自谦不懂治水此语却深合治水之道。小人也曾日夜悬心最怕出现如此情景想要造福百姓反而害了百姓。所以成国渠扩建之事小人曾亲身走过沿途数百里之地小心查访不敢有丝毫大意若陛下以小人治水小人必倾尽心血为关中父老留一个千世之基不敢让秦李冰专美于前。”
我点头。这时前面堤上一阵大乱有人来报决口眼见要堵住了却突然间崩塌好几个人被水冲走了其中就有赵累大人幸好腰里系着绳子被拉了回来。我看着魏臻:“你不是懂治水么你说该怎么办?”
魏臻道:“我得去现场。”
赵累正被强行送往木棚处全身是水冻得直抖却用力挣扎不肯前去。见到我来他跪在地上:“陛下臣无能请陛下把我丢到决口里吧。”
我看了他一眼:“随在朕身边若决口当真堵不住把你投到水中也未可知。来人帮他换身衣服喝点姜汤。
来到决口处只见决口还有一丈来宽水流很急才丢下去的沙石便被冲走随着人们踩踏决口还有加宽的趋势。魏臻看了片刻“水流太疾要先护住断头下木桩!”
有人叫着“木桩也被冲走了。”
魏臻道:“陛下这水流太疾只能用非常手段来减缓水流了。”
三叔大喝道:“下人会水的手拉手把水挡住其余人打木桩!”说着就要亲自下去几个侍卫把他拦腰抱住。对面决口处有人大喝:“军校生随我下去!”
正是张苞。随着他地声音十几个军校生拉着手扑逼扑通的跳了下去。拉着手站成一排挡住激荡的浊流。我看得清楚关凤和许灵儿也要纵身往里跳却被李暠带人拉住。关凤叫道:“是男儿的下水去!”话犹未落更多的军校生下饺子一样扑入了水中。
两边的军民的喊着号全力的打桩。巨浪扑过来张苞等人一下子被水吞没了巨浪过去他又露出头来吐掉口里的泥沙大声叫着迎接又一次的冲击。魏臻大声地指挥着决口一寸寸、一尺尺的缩小。
我虽然经常上堤但以我的身份亲眼目睹这样的场景却是次。不知不觉间眼前开始模糊。不知是有了泪水还是雨水进入了眼睛里。
我想有这样的百姓有这样的军队有这样的官员有这样的人才季汉怎么能不强大?而我又该如何带领他们让他们得到他们该得到的一切?
决口终于合龙了。认识的不认识地抱在一起一阵阵的欢呼。大堤上一片欢呼万岁之声。
三叔点头笑道:“陛下臣原以为军校这些孩子们大多在家里骄生惯养难有大用今日方知他们还真是一群出色的孩子。”
我也笑:“是啊特别是张苞表现不错。再过段时间朕就让他官复原职。”
三叔摇头道:“陛下臣有个小小请求。别让他守城门了他不是那块料。张家的后代该在战场上我听说北线要开战了你让他随了姜维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