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命运的抉择 > 第二部 第二百四十五节 桑稻争小民受牵连 为生存家家备火器

第二部 第二百四十五节 桑稻争小民受牵连 为生存家家备火器(1/2)

目录
好书推荐: 神之初始之大唐 邪风曲 穿越之皇后要私奔 重回永乐时代 我本小人 烈火青春 足球之谁是王者 兰帝魅晨系列之饮 调教初唐 重生之足球神话

“种地?”小二以异样的目光看了一眼陈桂道:“这位爷你放着南边的良田不种跑这儿来开荒?”

小二的这句反问可算是说到了陈桂的痛处。有些无可奈何的他当即长叹了口气道:“你们是不晓得现在南边什么东西都在涨价。仅靠祖上留下的那点薄田种点粮食哪儿够一家子糊口。没法子只好向村里的财主租点地来种。哪儿知这几年地租也是水涨船高一年一个价。一来二去之下除地租有时都还不能维持生计。只好靠内子织点布补贴家用。原本我还想种点桑、棉做些补助。可谁曾想世面上的纱场根本不收咱们这些小户人家种的桑、麻。辛苦一年下来反倒是陪进去了不少本钱。眼见财主就要收租、债主又跑上门讨债我当时可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如果把祖田抵给财主换钱还债虽说能解燃眉之急可日后在财主手下租地干活还是难以糊口。再说我们那儿的财主情愿雇长工替他们种棉、种桑也不愿意把地一小块一小块地分租给我们这样的小租户种粮食。他们抬地租本就是想赶走我们这些小租户。”

“你们那儿的财主为什么不肯把地租给你们种粮食非要自己请人种棉种桑呢?”小二听到一半不解地打断道。

“咳你们是有所不知。咱们江南素来以种桑植稻闻名于世。用蚕丝织出来的锦缎丝绸比天上的云彩还要漂亮。”陈桂无限自豪地说道。但他随即又神色一黯转口道:“可也就因为这些华丽的丝绸才害得我这样的人背井离乡。据说在海外咱们中原的丝绸能与黄金等价。就算是普通的汉布在市场上也供不应求。那些财主现在恨不得把自家的院子都铲平了种桑树种棉花。好拿去海外卖大价钱。”

“原来是这样啊。”小二与张老六恍然大悟地点头道:“那你又怎么会来关东地呢?”

“那是因为我后来听堂兄说如果把地卖给城里商会不仅能卖个好价钱还能以极低地价钱从商会那里买到大片土地。只不过这些土地不是在关东就是在西域。不过看在买这些土地能从商会那里得到免费的种子和农具朝廷又能减免三年的税赋。我就一咬牙把地卖给了商会带着老娘和内子同堂兄一家一起来关东了。”陈桂不无感慨的说道。

听完陈桂这番叙述那两人不由在心中一阵感慨却见张老六当即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其实咱关东也是个好地方。你瞧这漫山遍野的都是狍子野味可不比关内差到哪儿去。”

“老哥说的是啊。关东除了冬天瓜果蔬菜比南边贵其他啥都比南边便宜。上个月我与堂兄去坝上买牛。现这里牛的价钱比南边便宜多了。所以还多买了几只羊羔仔回去。只要年景好。今年一定能有个好收成。”陈桂说到这里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呵这么说来爷日后也是咱们这的常客了啊。”小二忙不迭地拉近乎道。

“哪里小弟初来乍到还要大家多照应呢。”陈桂客气地说道。

“说到照应这位兄弟还没问你贵姓呢?”张老六热情的问道。

“我姓陈单名一个桂字。”陈桂自报家门道。

“我说陈兄弟啊在这儿别的不重要有一样东西你可千万得攥紧了。那就是枪杆子。”张老六关切地提醒道。

“枪杆子?小弟只是个种地的又不经常打猎。要枪干什么。老实说当初在来关东之前。衙门不仅特地送了我们两杆火枪还派了个军爷教我们如何使那玩意。不过除了当初打靶的那两次我们家地枪到现在都还没开过火。我和堂兄前两天还在商量着要不要把两杆枪卖了换点钱。”陈桂不解地说道。

“哎呀陈兄弟你可千万不能把枪给卖了啊。在关东枪可是用来保命的宝贝。这儿从十来岁的娃娃到胡子花白的大爷就连那些个穿花衣裳的大姑娘都会使枪杆子。你要是把枪给卖了那日后拿什么来保护一家老小啊。”张老六吹胡子瞪眼地摇头道。

给张老六这么一说再看了看对面如临大敌的朝鲜城寨。陈桂当即也嗅出了一些异样的味道来。却见他小心翼翼地向张老六问道:“老哥哥你们这儿是不是有响马啊?”

眼见陈桂问得哆嗦张老六不由地唬起了脸加重语气道:“响马、胡子、鞑子就是这儿林子里的虎、狼都够你受的。要是手里没杆枪我看你连一年都待不下去。”

“那…那可怎么办啊。”一听关东如此危险陈桂不禁为之胆战心惊起来。

“还能怎么着。当然是自己保护自己啦。”一旁的小二丢了一句话道。

“是啊这方圆百里的人家没有一户是没有枪的。有些家里不仅存了四五把枪还特地挖了个窖子来存火药。早些年也就是大明朝那会儿咱汉人在这里开荒种地年年都会被鞑子洗劫。一开始鞑子只是抢粮食后来干脆连人一块儿抢了去给他们做奴做婢。现在关东的汉人家家都有火枪。鞑子要是再敢来抢咱的东西一枪就打他个窟窿!”张老六神气活现地说道。

“那张老哥我们家的那支枪够不够用啊?”陈桂赶紧问道。此刻的他已然明白了当初衙门给他枪的意义。一想到自己日后要去对付那些“凶残”的鞑子或响马他的头皮就一阵麻。

“我看还得再备一支留下看家。你最好教会你媳妇用枪。娘们的力气虽不大可躲在房子里放枪还是能吓吓那些鞑子、土匪的。毕竟鞑子、土匪一般不会为了几袋粮食去抢有枪有守的农户。还有家里的火药一定要备足隔些日子就要查一下有没有受潮。”张老六想了一下建议道。

“那哪里能买到枪和火药呢?这儿离县城可远着呢。”陈桂苦着脸问道。在他的印象当中火枪火药可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买得着的。再说寻常百姓搞那么多军火在家里存着给官府知道了那还了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