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三五节 长沙谷王(2/2)
当然了,摆花第一名被潇湘记得了,平时百姓很少去酒楼吃饭,特别象周龙的珠宝行,穷人家根本是不会进去的,也不好意思进,你就是进了,伙计也不会正眼看你。但这次不一样了,有了由头,进来看花。潇湘记在菊花展的时候,除包间以外,白天在一楼推菊花茶点,一杯茶,两碟小吃,十文,没的赚的。亲民,平民化,一下子拉近了潇湘记与普通百姓的距离。潇湘记只用了白菊和*,只两种,盆花摆放只是铺垫,潇湘记大量运用插花,这些是别家不曾想到的。
王爷没去挤人,但王府有位重要人物去了,王爷的乳母张氏,这位老太太被谷王供养了起来,老人家出身也是贫苦人家,年纪大了,就是喜欢个热闹,菊花会年年都去,今年听说有个新鲜的菊花展,也是让王府里的人陪着去了,还不止去看了一次,轻车便衣,别人也只当是个普通长沙府的百姓,一家出来看菊花的。老人家也是走的累了,坐下来与那小寡妇的婆婆聊了会,回到王府便把这些个趣事说于王爷听了,这下弄的王爷也跑出去看了个稀奇,一看不要紧,看了后,就后悔了,不应该扶持周龙搞那个望江楼,在长沙府,酒楼这个行当,估计是没人能做的过潇湘记了。
王静之是个人才呀。王爷已经听人说,王动联系了长沙府的几个商家一起开了个制箭的作坊,这是个大事情呀。但进展到哪一步了,他就不得而知了,制箭没有那么容易的。王爷在宣化府的时候,和军械司的人打过交道,知道大明朝制兵器管制甚严,私下铸造兵器,就是谋反,普通百姓拥有兵器,形同造反,当然这里的兵器,指的是大明军队所用军械,柴刀不算。
知道燕王造反前怎么准备兵器的吗?大大的地下室,地下作业,而且上面还办了大型的养殖场,养鸡,这让我想起民国时期的段祺瑞了,北洋政府总理(陆军总长),前面那个头衔不大值钱,只是好听,括弧里的才是实力,段祺瑞当年退养的时候,好象也是在养鸡,而且养的还都是母鸡。
王爷现自己的差距后,突然觉得自己的路还很远,人,财,物,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要好好的去筹备。不过,现在他最缺少的是人,是人才,不是人材。还来这个王静之,还要再争取一下呀。
注,长沙望城县曾出土谷王乳母张妙寿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