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陵烟云 第三四节 厨师比赛 四(2/2)
这题是张科出的,潇湘记的厨师们,都经过了培训了,第一就是教厨师们认字,第二就是开新菜,诗名菜就两种,一是以菜构图表示诗的意思,二是以菜构出诗的意境。经过诗名简单的解说,潇湘记的厨师忙去了,另四家的呆在那不动。
决赛的评判除了五家菜馆自己推出的评判以外,还有六人可都是朝庭的官员出身呀。这六人一听到这菜名,个个眼睛都大了,你看我,我看你,还有这等菜!!
这叫一个急人呀!那四位大厨带着各自的帮手在那流汗,评判那边也是窃窃私语,外面更是不知道里面生了什么事。潇湘记倒是在吵杂中安静下来,安静之中,陈阿大带着他两个帮手忙开了,其实,陈阿大大字就识五个,名字就占了三,但帮厨中有个懂些诗书的的,所以他一下就知道要怎么做了,这道菜他算是主理,忙个不停,而陈阿大则是在负责在盘上摆弄,别人还都以为,陈阿大才是老大,毕竟他在列盘弄菜。
时间在飞逝,那四间饭店厨师有三间大厨都是上了年纪的,谁丢过这个脸呀!
看老板,看灶台,看评判,但就是不知怎么作手去弄。
不过到了后来,看到潇湘记在忙,他们索性也不急了,干脆大家一起看潇湘记表演。
潇湘记上的是甜点,冬瓜雕了船,里面装的是芋奶,先蒸煮再冰镇,圆盘上以冬瓜皮作波纹,萝卜雕上弦月,胡萝卜雕的小花,青菜叶置的垂柳在岸,船桨已经收住,篙也收起,入夜静谧。菜上到桌上时,评判们看的无话可说,只能啧啧称奇,居然不忍下箸。五分!
自选菜第二道,肉汤,这是知味斋出的题,他们也是略有点私心,知味斋的肉丸汤是有名的,但有名又如何,别间也是有花样的。但凡混到今天能上台表演的大厨这个级别,都是老角色了,什么花样没见过,很多菜只要扫一眼就能仿的形似味似,所以这个名字了唱出来,个个真的忙开了。
潇湘记,主料是肉骨,但放了药材。
知味斋,肉丸汤,不过那汤是用大骨熬过的,放了白菜叶,还有些粉丝。
美食阁,用的是咸肉和鲜肉一起煮汤,外加了点茨菇。
豫菜馆,做的是肉碎汤,放了点咸鱼,有些笋干白菇。
琼崖饭店,做的就是大骨汤,但放了些冻豆腐。
能看到的就这些,加的别的姜蒜之类的不提,这倒菜整整做了一个时辰,都看到不停的往里面放东西,但都是粉末汤汁之类,不知加了些什么好东西进去。不过知味斋看来早就准备上这道肉汤了,因为他们昨夜就准备了肉骨汤。
结果这道菜比下来,知味斋得了四分半,潇湘记居然也得了四分半,主要是这药材肉骨汤大家都没喝过,喝了以后第一反应是,汗,第二反应是提神,第三才感觉到鲜美。这菜是王动去新马泰玩时吃过的,按着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有名的肉骨茶的方子做的,他那会还特别买了配料包回来,好好研究了一下的,大明朝的人自然不知。
美食阁的得了四分,豫菜馆和琼崖饭店的得了三分半。这一道菜,豫菜馆和琼崖饭店其实也算是个赢家,他们的肉汤看似平淡,但却极具其味,实实在在就是肉汤,没什么花样,都知道这味道也是不错,加了不少东西,但大家却看不出来。
第三道菜肉丸
潇湘记,清炖狮子头,有加蛋青,荸荠和香菇,与白菜芯一起炖制。
知味斋,红烧狮子头,有加油条,豆腐,更盘时配的是大香菇。
美食阁,清炖蟹粉狮子头,不用多说了,淮扬代表菜,与煸好的青菜心一起炖制。
豫菜馆,红烧狮子头,有加鸡蛋,加煮好的鸡蛋走油炸,然后一起红烧。
琼崖饭店,清蒸狮子头,有加辅料冬笋和黄豆芽,与煮炒过的油菜洗净、胡萝卜丝一起列盘。
能看到的料就这些,余下的就是比刀功,切肉,打肉末,然后比炸肉丸的火候。最后得分情况是这样的,美食阁当仁不让拿下了四分半,但除了豫菜馆三分半以外,另三家居然都得了四分。
最后结果:潇湘记二十三分半,知味斋十七分,美食阁十六分半,豫菜馆十五分,琼崖饭店十六分。
这里面赢的最有实力的是潇湘记,别间菜馆输的没话讲,但第二第三却有点不服众,毕竟他们出了题,占了先机。不过没关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明年再来,早就定下调子了,一年搞一次。
第一届厨师比赛就这样结束了,大厨们得了奖牌,酒店得了锦旗,一个大大的铁铸的灶王老头**上刻上了“永乐五年,届厨师大赛,第一名,潇湘记陈阿大,第二名知味斋陆九川,第三名美食阁沈从德”,这个灶王被潇湘记供在了一楼大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