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陵烟雨 第五十节 太仓基地二(2/2)
“恭喜大人!”“恭喜大人!”顿时停下恭贺声一片,看着他们的眼神也有点不一样了。
“舅父,此次下西洋,浩然特献上万里石塘(南中国海)详图,以供众位大人参谋。”张浩双手捧上一幅绢图。
“噢!浩然从何处觅得此图?”一帮人都很吃惊。
“浩然不敢专功,此图实乃静之师傅所绘。”
历史上南中国海的岛屿暗礁在东汉便有记载,到三国时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了,而在唐宋年间,很多岛屿虽然没有命名,但已经散见于多种海图上了,元朝时,因为蒙古人多次对东南洋岛国的征讨,南海诸岛的地理位置的记载更为详细,但也都是零碎的散见于各种文章和海图中,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海图绘的是南沙诸岛。
张浩呈上之后,几位大人相互传看,王动则在一边补充:“此图实线为岛,虚线为礁,着点着为暗礁和浅滩。”
王动这句补充更是让在座的几位大人惊掉了下巴。
“静之之师真神人也!”个个惊呼,居然能这么详尽。
“家师有言,此某非其一人之功,实乃华夏千年积累所得,家师只是集先人诸多成果于一图而已。”
“令师还有什么宝贝,静之,不要藏着,一并献上!”说这话的是周鼎,他早就知道王动有很多传自师傅的宝贝。
马欢是个回回,只要是个回回,那么圣城就是他们心中的梦。马欢在这点上与郑和有相似之处,那就是打小就为去圣城做准备。他的准备工作很简单,学好外语。会稽是江浙繁华的所在,来往的商人很多,其中不乏穆斯林,他家里也是收罗了可能收到的各种阿拉伯文的书籍供他学习。终于,有一次,他的伯父请到了一位清真寺的长老,此人精通阿拉伯语,本来跟着商队四处募捐,准备凑足了钱回去修个寺庙,到了会稽后,正好生病,于是就被马欢的伯父请了过来。相约在马家讲《可兰经》一年,然后离去时,马家帮他募金两千两,这位长老在马家整整两年,众多子弟中,得其教诲者不少,独马欢一人学得阿拉伯语。此后马欢更是抓住可能机会与经过会稽的懂阿拉伯语的人交流,到杭州的清真寺里去求学时候,他认识了一个杭州人郭崇礼,也是个回回,此人也是精通阿拉伯语,且长于航海,本来他们早就约定,多年后有点积蓄,一起下西洋朝圣,不曾想到,如今天大一个饼砸到了他的面前。
对于王动,马欢知道一点点,那就是王动的书这要感谢郑春,此人打理着潇湘书局,如今大卖特卖王动的书。书商的鼻子要比王动敏锐很多,王动动身去京城的时候,郑春已经通过种种途径得知,王动的主张及言论,为皇上默许。有了这个判断,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赶快完成第三次印刷,第四次印刷。
同时把王动离开长沙时,交给他的书稿付印。这次出的书更有意思了。王动摘抄了《剑桥中国史》中关于汉唐宋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矛盾等多个方面,来探讨一个国家的新立、繁荣、昌盛、衰退和灭亡,这种视野是先人从来没有过的,不再怨天尤人,而是从国家内部外部来看找出原因,书名《国之兴亡》。
同时付印的还有,《地理与物产》,此书王动托他师傅之名,介绍大明朝的疆域,各地的地形地势河流湖泊,这书是王动在长沙时与陈泽,还有喜欢旅游的乐封(在潇湘学堂讲地理学)一起聊天后写出来的。王动对中国的地理还是较熟悉的,问题是他不知道明朝时的地名与后世的地名是不是一样。至于物产,王动从动物植物和矿产开始说起,他要让大明朝的人知道,中国有多大,是什么样子,都有些什么东西,有些平时老百姓不大清楚的东西,到底有何用怎么用。比如黑油(石油),从蒙古人攻城开始谈起,告诉大家这个东西来自地底,可以燃烧。
《银钞通论》这算是货币银行学的书,这书是为大明朝特备的,从贝钱开始谈起,铜钱,金银,以及飞票,银票,宝钞。王动出这书的目的是想告诉永乐及他手下的那么大臣,宝钞印多印少都会有坏处的。铸币的成色固然重要,但数量和种类也同样重要。王动知道大明朝此时的铜、银和金这些贵重金属,目前还没有富矿被掘。铜板,银子和金子,还在充当货币的职能,一旦王动力之后,外国的铜银和金输入,那就会对明朝的经济有很多的影响了。远的不讲,日本的银矿早就在了王动的计划之中,然后还有南非的金矿,利比亚的铜矿,墨西哥的银矿,智利的铜矿,更别说还有一个澳大利亚。
不过更惊人的书这些都不算,《资源论》一书讲的是国家的展和强大要素。让郑春吃惊的,书中不再谈礼谈乐,王动的理由是,这些不用谈了,这方面中国已经太达了,如今要谈的是看的见的国力。国力是怎么来的,文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对内是人,财,物这三样,对外就是武力,以前是兵强马壮,如今是船坚炮利。内部的展王动不想多谈别的,简单化,就是从人财物三方面来谈。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有各种各样的人才,经济达,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一个国家的展的需要,国家拥有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这三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今的世界,地广人稀,而更大的是海,海外有更多的人财物,只有在海上取得了主动,为自己国家的展准备好足够人财物的资源,才能保证一国的长治久安,永远的繁荣。对外不用多说,只谈东西洋小国就行了,大明宝船一出,四夷咸服,不是靠的你的文化。其所惧者,天朝宝船天兵也。
这几本书,王动是有目的的,他要为下西洋造势,要为下西洋正名,更要让永乐明白,下西洋不只是去宣国威,不只是行赏纳贡,而重要的是要拿来,拿什么,怎么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