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节 马尔代夫(1/2)
阿尔伯特是阿丹国人,阿丹在哪呢,阿拉伯半岛东南,后世的也门。他随着马欢见到了王动之后,便喜欢上了王动身边这帮人,哈三、郭崇礼。哈三对《可兰经》的造诣很深,让阿尔伯特非常的意外,如果说,马欢刚摸到门墙的话,哈三已经是出入自如了,郭崇礼也是精研《可兰经》,与马欢不同的是,马欢当初只是偏居一隅,而郭崇礼已经跑了蛮多地方,而哈三更不用游历了很多地方。
更让阿尔伯特奇怪的是,东方大商人王动周边还有很多道士,一问才知是中国的宗教,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于阿尔伯特这种出门在外的商人,都有一种兼容并包的胸怀,主要目的是赚钱,对文化宗教的东西,不是很抵触。即使没那个能力去理解或是包容,但也能做到涉猎一下,浅尝即止。
可惜的是,他没办法与道士们直接交流,而会说阿拉伯语的道长好象还没有,只能通过哈三等转译。
当然了,更让阿尔伯特吃惊的是王动本人,这个年青东方的大商人是个官员,手下还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很多幕僚,对宗教文化之类的东西,都有研究,生意做的更是大到让阿尔伯特吃惊。
阿尔伯特代表三个阿拉伯商人汇报了,货物的售卖情况,金币银币一大堆,还有易货的,总之算下来,也卖了有两百多万两银子的样子,这个数字太惊人,算上尼科洛的数字,又是个五百万呀。如果这些货在西洋小国出手,最多也就是一百多万的样子,多跑了万里路。价格翻了这么多。
这些王动倒是不在意,别人散了之后,王动把陈泽、马欢留了下来,让阿尔伯特好好介绍一下,当前东欧西亚的形势,马欢非常佩服东家的眼光。
蒙古大汗老贴木尔死了,几个儿子开始分封帝国。但这个帝国形成地时间并不长,所以凝聚力不强,一捅就破,一触就散。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虽然被贴木尔打压,但他对欧洲诸国的影响太大了,北至莫斯科公国。南到希腊半岛,那个被老贴木尔搞死的苏丹王,欧洲人听到他名字,脚都会抖,土耳其苏丹国正在崛起。
拜占庭帝国已经开始空了,经阿尔伯特倒卖的皇产已经不少了。
罗马的天主教庭对西欧诸小国影响很大,罗马帝国还是教皇凌驾在国王之上。教宗任命各地大主教。大主教受罗马节制。而拜占庭帝国在君士坦丁堡的教皇,虽然也任命大主教,但主要的工作是证书,认可一下,各大教区是自己推选大主教,与君士坦丁堡只教义上地传承,而无隶属关系。
欧洲大地上,各个公国开始兴起,对于蒙古人和土耳其人。他们基本上打打停停,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降。在莫斯科大公打赢了盘踞在欧洲人头上的金帐汗国之后,蒙古人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而新兴的土耳其帝国大有取而代之的势态。
阿拉伯半岛上小国家也不少。非洲那边地埃及统治的面积也不小。
陈泽不大清楚这些王权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听起来觉得很乱。而王动心里雪亮,这是天主教与东正教之争。马欢也不大清楚基督教的东西,经过王动三言两语的一点,大家都知道了怎么回事。陈泽是已经习惯了,马欢可是对王动更加的佩服了,这是什么样的一个神人呀。
尼科洛和阿尔伯特刚才已经说了一大通了,要什么样地货,什么样地路线,怎么卖。陈泽知道王动的意思,只是想知道个大概,真正生意怎么做,王动早就心里有个谱了,西人只是王动的眼线而已。
“材栋怎么看?”
“看什么?”
“此行,我那舅父大人只会到古里,我等要不要去天方国走一趟。”
“静之是想到君士坦丁堡还是到罗马。”
“哈哈哈,不要那么远吧,恐有闪失。”
“宗道虽然说了阿氏颇有实力,从阿丹国到君士坦丁堡这一路,可不太平。”
“不太平也有不太平的好处,土耳其要对付蒙古人,也想吃掉拜占庭,拜占庭不服罗马,但毕竟是兄弟之争,外面的土耳其才是劲敌。”
“此行万里,护卫太少,心里不安,太多,给养不宜。且多为陆路,风土不熟,安危系于他人之手。”
“我倒是想能走水路,其实有处地方可开个大渠,此渠一开,可省去数月航程,我师强于水战,呵呵。”
“蒙古人最强的是骑军,战马最为重要,宗道有言,阿拉伯战马数第一,静之若想去阿拉伯或是欧罗巴,还是要蓄马。”
“呵呵,还早,还太早。”
“静之此言差亦,当初你我游黄鹤楼时,一介书生一个大掌柜,不过三年,万里海塘,闲庭信步,百万大城,廖廖数笔。”
“暂且不提,明日议下锡兰山国的事宜,死了这么多将士,可不能就这么轻易还给番民,谁过来,丘诚、阿里、还是放蒋二在这里。”
“哈哈哈,诚武还在华州,你让他过来不行,廖管家成不?。”
“江海也是可以用一下的。”
“算了,他过来只是游历,别抓他做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